如懿传里的因果兰絮(如懿传乾隆知道如懿过世)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57更新:2022-08-19 00:44:41

金玉妍死后,卫嬿婉逐渐成为如懿暗地里最大的敌人,只要逮住机会便和如懿作对。加上皇上后期对自己格外松懈,甚至不在乎名誉也要享乐。

卫嬿婉事事顺着皇上,成了皇上最宠爱的妃子。而如懿虽然和皇上离心,但依旧得履行中宫的职责。在第二次南巡之时,卫嬿婉为了讨皇上欢心,给他安排了烟花女子作陪,皇上十分高兴,夜晚便在船上享乐。

如懿在民间闲逛时听到流言蜚语,亲自前往船上整治,但由于态度强硬,引起了皇上的反感,两人争吵起来,细数这些年的委屈和不信任,但皇上认为自己是九五之尊,强硬地警告如懿不许顶撞他,如懿绝望之下剪断自己的头发,与皇上做决断。

但满人断发,一为国丧,二为夫丧,如懿此举算是大逆不道,虽然她是性情如此,只是在同自己的爱的人做决绝,但在外人看来却有诅咒之意。

皇上气急,将如懿禁足翊坤宫,产生废后的心思,此后卫嬿婉独揽后宫大权。

如懿和皇上心里的一大疙瘩在于凌云彻,如懿认为自己和凌云彻是惺惺相惜的感情,并非男女之情,但皇上并不这么认为,却又找不到二人私通的证据,于是对凌云彻步步紧逼,从侍卫贬成太监,到最后逼死凌云彻,这一步步对如懿来讲,都是残忍的。

如懿禁足翊坤宫后,身体情况逐渐恶化,但当她知道当年永璂指责她和凌云彻之间有染是吃了卫嬿婉带来的致幻的毒蘑菇时,便决定给她下套,揭开卫嬿婉的真实面目。

如懿将卫嬿婉的侍女春婵关起来假意拷问,但并不严厉,到了晚上将其放走,春婵回到卫嬿婉宫中,表明如懿虽对她进行拷问但她并未透露半分卫嬿婉做过的事。卫嬿婉表面相信,但她做过的坏事太多,使得她对身边的人早已没有了基础的信任,尤其是春婵掌握了她那么多秘密的情况下。

卫嬿婉指使春婵去自己的母亲坟前拔掉野草,其实在她出发前下了药,春婵走到郊外,逐渐感觉体力不支,站立不稳,方才知道卫嬿婉要害自己。

而此时,皇上身体不适的消息传来,卫嬿婉想到先帝驾崩时的场景,而如懿并未被废,十二阿哥还比十五阿哥年长,卫嬿婉决定先做准备,伪造传位诏书,结果却被装病的皇上逮了个正着,卫嬿婉这才意识到中了圈套。

这时,海兰带着春婵和王蟾来到殿内,指出卫嬿婉当年安排胡芸角进永琪府内,在暗中陷害永琪,还在永琪死后利用胡芸角挑拨皇上和如懿的关系。

海兰还带来了卫嬿婉的弟弟佐禄。佐禄说自己的额娘是替嬿婉顶罪而死,当初也是卫嬿婉逼迫自己给扎齐送银票,千方百计地对付愉妃,事发之后还拿佐禄的性命威胁额娘,让她替自己顶罪。春婵承认佐禄所言句句属实,除了十三阿哥,五公主、六公主的死也是嬿婉一手所为,而实际上卫嬿婉的目标乃是年幼的十二阿哥。王蟾也承认这些事情都是嬿婉逼自己做的。

皇上听闻十分愤怒,打了卫嬿婉一个耳光,指责她毒害自己的孩子。春婵更指出卫嬿婉怨恨如懿,是因为对凌云彻有情,卫嬿婉认为凌云彻喜欢如懿,故而才几次三番借凌云彻栽赃如懿。

海兰拿出凌云彻死前交给自己的戒指,对皇上说这是凌云彻与卫嬿婉的定情之物,卫嬿婉连称冤屈,春婵道出当年嬿婉曾借香勾引凌云彻,想借此生子夺宠,凌云彻坚持不肯,此事才告一段落。

太后赶到后斥责卫嬿婉谋害嫡子,自己已经查到下在十二阿哥饭菜里的蕈菇有毒,这蕈菇服用久后便会伤了脏腑,要人性命,极难察觉。

皇上气极,命人拿来牵机药,命人把药灌给卫嬿婉,这药毒发时痛苦不堪,头足相就,如牵机般,所以才得名牵机药。

皇上终于向如懿低头,来到翊坤宫中看望如懿,他承认从前有很多事情让如懿受了委屈,希望她能够理解,如懿说自己早已将此事淡忘。皇上说自己要依例巡幸木兰,询问如懿能否和他一同去,如懿以自己受不得奔波为由拒绝了。

她问皇上是否知道“兰因絮果”这句话,说自己少时读只觉得惋惜,如今却明白了花开花落自有时,希望皇上此次秋狝能够保重。

《左传·宣公三年》记载了郑文公妾燕姞梦兰得宠生穆公的故事,因以“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柳絮易于飘扬飞散,因以“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后常比喻男女始合终离,结局不好。清张潮《虞初新志·小青传》:“兰因絮果,现业维深。”

“花开花落自有时”出自宋代严蕊的《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意思是“我自己并不是生性喜好风尘生活,之所以沦落风尘,是为前生的因缘所致。花落花开自有一定的时候,可这一切都只能依靠司其之神东君来作主。

总有一天会离此而去,留下来又将如何生活下去呢?若有朝一日能将山花插满头,那就不需要问我归向何处。”

皇上在养心殿内写下“兰因絮果”这几个字,他知道这几个字是形容男女姻缘初时美好却最终离散。皇上知道如懿已经对自己失望,二人也再也不能回到从前......

END

本期看点:兰因絮果 花开花落自有时

《如懿传》里的如懿是谁?结局如何?

清宫大戏《如懿传》渐进尾声,剧中女主角如懿最终的结局如何,是很多观众颇为关注的焦点。其实,如懿的历史原型正是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继皇后),而她最终的结局可谓极度凄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经历曲折、结局凄凉的辉发那拉皇后。

辉发那拉氏出身于满洲正黄旗,是佐领讷尔布之女,年仅16岁便嫁给雍正帝第四子、宝亲王爱新觉罗·弘历,成了后者的两位侧福晋之一。弘历身登大宝后(1735年),册封嫡福晋富察氏为皇后,两位侧福晋高佳氏、辉发那拉氏分别为贵妃、娴妃,此时辉发那拉氏只有17岁。

辉发那拉氏虽然入宫很早,但由于久久未能替皇家诞下子嗣,加上乾隆帝专宠发妻富察皇后,而此时高佳氏又处处压人一头,所以导致娴妃的品级久久得不到提升,直到十年后高佳氏薨逝(1745年),她才得以“出头”,被进封为贵妃。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跟皇帝鹣鲽情深的富察皇后薨逝,中宫之位空虚,皇帝在太后的劝慰下,遂在四个月后颁布上谕,册立娴贵妃为统摄六宫事务的皇贵妃,身份等同于代理皇后。辉发那拉氏的“代理”身份仅维持了近两年时间,便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八月,被正式进封为皇后,此时的她已经32岁。

自从正位为皇后开始,辉发那拉氏的命运便迎来大转变,她不仅得到乾隆帝的宠爱,无论是江南巡幸、盛京祭祖,还是木兰秋狝、皇陵展谒都能随王伴驾,而且很快便品尝到为人母的喜悦。就在正位坤宁宫后4年内,皇后连生两子一女,地位由此更加巩固。辉发那拉氏身居后位15年间,备受皇帝和太后的信任,直到乾隆三十年(1765年)闰二月十八日那场出人意料的变故后。

当年正月,皇后陪同皇帝、太后进行第四次南巡,初期万事正常,乾隆帝在途中还为皇后庆祝四十八岁千秋,并赏赐她不少的礼物。在闰二月十八日这天,帝后一行来到杭州,心情大好的乾隆帝在早膳上曾赐给皇后很多膳品,然而到了晚膳时,人们却发现女主角-皇后不见了!而且直到南巡结束,皇后也再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宛若“人间蒸发”一般。

后来人们才知道,就在闰二月十八日那天,乾隆帝已经派额驸福隆安将皇后护送回京师。更令人错愕的事情接踵而至,乾隆帝刚一返京,便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册宝。虽然皇帝没有颁发明诏,但皇后已等同于不废而废。此后一年多时间里,皇后的处境如何外人不得而知,只是在次年(1766年)七月乾隆帝颁布的上谕中,世人才知道皇后已经薨逝,虚龄只有49岁。

在这份上谕当中,乾隆帝将那日极不寻常的变故解释为“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见《清高宗实录》),又将皇后薨逝的缘故说成是“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引文同上)。这份上谕,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乾隆帝对皇后的愤恨,但至于那日究竟发生了何事,前者却三缄其口,一直不肯说。

直到12年后,乾隆帝在东巡期间,借助金从善上书要求建储、立后之际,才通过上谕的形式解释继皇后突然失宠的原由。原来在那日,皇后性情大变,竟然剪掉自己的头发,而按照满人习俗,无故剪发乃是大不敬、大不孝的举动,乾隆帝闻讯大怒,才下旨将皇后驱逐回京。但皇后为何剪发,乾隆帝却讳莫如深。

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上方幸木兰,命丧仪视皇贵妃。自是遂不复立皇后。见《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后妃》。

由于乾隆帝没有明说皇后剪发的真实原由,这便给后人发挥想象力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其中较为流行的解释有两种,一为乾隆帝在江南“猎艳”引发帝后尖锐冲突,皇后愤而剪发说;一为皇帝、太后欲晋升令贵妃为皇贵妃,让皇后倍感威胁而以剪发相要挟说。但无论是哪一种,由于都没有足够可信的史料做支撑,难免都有臆测之嫌。

辉发那拉氏无疑是清朝结局最差的皇后,在她死后不仅没有得到任何谥号,而且连葬礼规格也严重降格,仅为嫔等级而已,就连棺椁都被塞进纯贵妃地宫中的一个角落,而没有单独建造陵寝。作为一个位号尚存的皇后,身后事竟如此受辱百端,很是令时人侧目。

史料来源:《清史稿》、《清高宗实录》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