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这部电影好看吗(小丑这部电影好看么)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387更新:2022-08-21 21:37:48

网上有人评论道:“漫威制造一个大坏蛋,首先要给他超高的智慧,强大的肉体,绝顶的战斗技能,对了,还有无限宝石。DC则给他一个糟糕的人生吧。”不可否认,《小丑》是DC继《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之后,又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湿冷无望的哥谭市。卑微的亚瑟·弗兰克(华金·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 饰)依靠扮演小丑赚取营生。他一直深记母亲的教诲——无论遭受怎样的挫折都要笑对人生。他梦想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怎奈生活一次次将失望狠狠地砸在他的头上。不仅如此,他因意外丢掉了工作,偶然瞥见母亲的秘密,又使他心中燃起对那个与之地位悬殊却从未谋面的父亲的殷切渴望。命运习惯了事与愿违,空荡荡的地铁内,悲伤的小丑在无法自已的癫狂笑声中大开杀戒……

冷色调是哥谭市的基色,不管是街道,还是地铁,没有一丝的干净之处,到处都充满了涂鸦和萧条。而大部分市民都在温饱中挣扎,整日在担惊受怕中变得过度自我保护,然后转变为互相冷漠,又从过度冷漠形成为互相排斥,直到排斥走向极端后,哥谭市彻底沦为暴戾的黑洞吞噬着所有人。而瘦骨嶙峋的亚瑟就是他们的代表,从一开始的克制隐忍到一点点变得麻木和疯癫,在迈向“小丑”的每一步都让人不寒而栗。伴随着低沉的大提琴音,不断穿插的狂笑,我仿佛也能感觉到社会对亚瑟的嘲笑,让我感到莫名的悲伤。

哥谭市的混乱像瘟疫一般扩散开来,根源到底是什么?是贫富阶级的差距?是民众的仇富心态?亦或是富人阶级的偏见和剥削,还是管理者的冷漠?或许这一切正如小丑所说“对错是“你们”定的,好不好笑也是“你们”定的,凭什么”我们”要活在”你们”制定的标准里?“你们”凭什么以为“我们”会永远像个乖孩子一样,安静地任凭“你们”摆布?”。

这种意识的根源其实是双方认识的错位。《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曾说道:“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可当亚瑟的希望一个个破灭:丢掉工作;成为最不好笑的脱口秀艺人;费尽心机见到韦恩却收到韦恩的一记老拳;爱着邻居女子,却发现那只是他的幻想;努力治疗心理疾病,政府却为了节省开支,砍掉了社会救助项目。他们会想,为什么我们辛苦努力,换来的还是贫困的生活,为什么那些富人可以坐享其成。

而在韦恩这样的富人逻辑里,那些失去工作的人大都学历低,能力差,又不接受培训来转型再就业,贫困完全是咎由自取。我相信阿瑟一开始也会同意这样的论调,背负着“是我的错,对不起给大家添麻烦了”的标签。可是,如果一直看不到“脱困”的希望,谁又可能永远无休无止地“对不起”下去呢?

没有人能永远忍受屈辱,即使那些屈辱似乎“合情合理”,也没有人能永远忍受不公,即使那只是他们以为的“不公”。而上层阶级却依然认为哥潭市的世界是公平的,他们做了那么多慈善,交了那么多税,底层阶级却只知道索取和破坏。他们的财富是天经地义的,是通过高学历高技能;勤奋努力工作;凭自己的双手创造的。而那些不思进取的人自然活该受穷。

显然,大家都活在自己的逻辑里。最终,“小丑”亚瑟杀死了一直给韦恩写信、对精英阶级始终抱有幻想的母亲,彻底站到了哥谭社会秩序的对立面。

影片中有大量的幻觉和现实的相互交错。影片中在俱乐部的脱口秀表演中,亚瑟一上台颠笑不止,显然这是一个失败的表演,但却随着音乐《Smile》的响起,亚瑟的表演起死回生,引得观众阵阵欢笑。其实当《smile》歌声响起时,也正是亚瑟的幻觉启动时。亚瑟自我蒙蔽了外界,幻想除了苏菲的到场支持外,还幻想了自己演出的成功。而有趣的是《Smile》这首歌正出自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歌词的第一句是:“当你的心在疼,但还是要微笑”。可以看出,所有的掌声和欢笑只是亚瑟自我安慰的假象。

亚瑟在电影中也有句台词:“我原本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出悲剧,但其实它是一出喜剧”。这句话无形中也对应了《摩登时代》的故事核心——悲剧却被这群上流之人看成了喜剧。

在社会尖锐的矛盾下,个人的暴力行为就能看起来顺理成章,并让人为之叫好,电影其实就隐含了这样的逻辑。这种“毒”在我看来是会影响青少年或偏激的人的。虽然评判一部电影作品,不能总去考虑“青少年看了会怎么样”,否则我们人类的文明恐怕永远都只会是处在16岁的水平,但我们也需要给与它标记,提醒众人,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给这部电影是R级。

有影评人是这样评价这部电影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就是有这样的潜在倾向,会将亚瑟当做他们的人生楷模:那些孤独的、没有创造力的白人男性,他们周围总有愤怒的群体在煽动、挑拨他们,因此他们会更容易被充满仇恨的意识形态所吸引。这时,小丑这个角色就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共鸣。”

所以,真正让人担心的不仅仅是生理年龄,而是心理年龄和承受能力。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理性地思考。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亚瑟”这类人,他们并不是像电影里那样”无辜“,大部分的”亚瑟“都是容易极端、容易妄想的人。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很差,别人的善意举动他们也经常无动于衷,每天念叨着社会对他们的“亏欠”。他们需要身边人很大的包容才可以正常的生活,需要亲戚朋友很耐心的陪伴,需要日复一日的看心理医生,才能改善。他们不是精神病人,他们有行为能力,所以也都可以看电影。正因如此,我很难预测《小丑》会对他们有怎样的影响。但影片“美化”仇富,“美化”犯罪者,显然会误导他们,让他们认为世界上没有人爱他们,唯有破坏,才会让人们爱上他、簇拥他。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毒”。

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小丑》在美国受到很大的争议,但在中国口碑却好的不得了。不难理解的是美国的枪击案件已经让美国民众成为了惊弓之鸟,他们害怕新闻中播报的校园枪击案,害怕自己亲人死于暴力之下。如果电影评分高低能对社会安全产生影响,我想我也不会给出过高的评价。而有趣的是,相对于国外中国是安全的,我们完全无需顾虑这些,所以给与电影如潮的好评。

鲁迅曾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不可否认,亚瑟的生活是一场悲剧,但我也觉得悲剧的真正价值不是为了塑造一个富有魅力的角色,而是把一些黑暗展现在光天化日之下;不是为了进一步渲染黑暗,而是让人反思什么才是我们值得珍惜的东西。

如何理解《小丑》的结局?

《小丑》电影票房开出佳绩,成了北美10月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随之而来引发不少剧情讨论,还有开放性结局的思考。“Joker”亚瑟叙说的故事,到底哪些是真实?哪些是幻想的情节?还是全部都是他幻想编出的故事?亚瑟从头到尾,到底有没有离开过阿卡汉精神病院?他最后一笑,又有什么含义?而这部《小丑》电影,真是我们认识DC漫画的那个小丑起源?

原本《小丑》上映前,牵扯到“暴力模仿犯罪”的议论,令华纳兄弟及导演托德菲利普斯不得不接连发表声明。不过随着上映后,杰昆菲尼克斯精彩的表演,剧情故事似乎埋有不少疑点,而让讨论话题有了转移!

《小丑》电影为何出现3次“11点11分”的时间?

国外有影迷发现电影一开始亚瑟出现在社工心理师的办公室时间显示为“11点11分”,而后亚瑟在医院用头猛撞居室门,恰巧时间显示也是“11点11分”,难不成亚瑟没有走出这个时间,一切都是他在回忆的幻想?

再来《小丑》结局,亚瑟在医院里发笑着,“你不会明白这个笑话”,难道这些都是他编出的故事吗?他真的从头到尾都未离开过阿卡汉精神病院?如果提出这些怀疑,甚至有这样的看法,沐柒觉得电影确实让人有一些模糊,可以讨论的地方,因为有些细节并未明确指出亚瑟的行动。比如,亚瑟真是在暴动后,再被关进阿卡汉精神病院?

不过沐柒在参考了一些数据及导演访谈的报道后,仍然是维持自己一开始看完电影的想法,那就是除了莫瑞邀亚瑟上台,一段鼓励他的情节,还有他与邻居单亲妈妈苏菲的交往,这些桥段是幻想外,他在地铁杀人、杀害养母、在脱口秀节目上,杀了莫瑞,最后引发的街头暴动,都是真的。

那“11点11分”总不是巧合吧?还有一次出现“11点11分”是在亚瑟被经纪人开除,他打坏打卡钟,一样显示这个时间。沐柒觉得三次出现“11点11分”,应该是暗示扑克牌中鬼牌“Joker”的彩蛋。另外,亚瑟在剧中开了11枪,所以“11”这个数字的意义,应该与回忆时间无关,都是指向鬼牌“Joker”的彩蛋。

亚瑟从头到尾叙说的故事,都是编造的观点不能成立吗?

沐柒即使再刷时,也没留意这个时间疑点细节,因为全被杰昆菲尼克斯饰演“小丑”亚瑟弗莱克的情绪带着走,但就是因为电影是“小丑”亚瑟弗莱克的叙事观点,所以如果有影迷觉得结局留有想象空间,甚至提出上面的疑点,也不能说他们的推论不对。

由于这个故事是“小丑”亚瑟弗莱克来叙述,没有旁人的观点,而这个叙述者本身是有精神疾病的幻想症,他并非是可靠的故事叙述者,所以由他说的故事,究竟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就给观众自己决定。

杰昆菲尼克斯曾在上映后的一次访谈,提到自己对结局的看法,他认为电影没有把一切说死,这样开放性的结局,交给观众自己决定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也因为电影这样的结局设定,他觉得是相当有趣的手法,因为观众可加入互动。

从导演托德菲利普斯解释“小丑的笑”看故事真假端倪

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在上映后受访提到自己电影结局的安排,他表示,亚瑟在医院里发笑着的戏是有意义的。在剧中,他有很多不同的笑声,有些是痛苦时,无法控制而发出,有些是他试图假装成为一般人的笑,但最后一次在阿卡汉精神病院,发出的笑声,是电影中唯一一次真正的笑声。那个笑声发自于他真心地笑。因为他在历经这些苦痛和受人歧视后,走上了反派之路,在看破自己人生是场荒谬的喜剧,不必再迎合他人,所以可以自在笑出来。

沐柒从导演这段“笑”的解释,大致可推断亚瑟在故事中受到的苦痛是真实的,他不知如何做自己(因为他是悲剧人物),如同他剧中的台词,“精神病最痛苦的,就是别人总希望他们假装自己正常”。而当“小丑”成了高谭市的革命象征,他在“小丑”身份找到了自我,他希望自己被注目,自豪自己是“反英雄”的代表,因而剧中那段历程,颠覆整个高谭市是真的。

亚瑟不是真正的小丑,还是他启发了后来叫“杰克”的小丑?

《小丑》电影因加入了DC漫画,布鲁斯家族及蝙蝠侠的故事彩蛋,所以不禁让人更好奇,那《小丑》故事中,到底是不是真的小丑?因为漫画中小丑“杰克”和亚瑟的年龄有和对手布鲁斯韦恩有差距,布鲁斯韦恩在《小丑》故事中才八岁,与亚瑟有很大的年纪落差,那长大后的蝙蝠侠,对上的小丑还是亚瑟吗?

不过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先前导演在拍摄《小丑》这部独立电影,就早已脱离DC宇宙的时空,等于是说另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小丑”故事!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