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真正结局应该是怎样的(红楼梦的真正结局应该是怎样的)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770更新:2022-08-23 16:29:58

其实红楼梦的结局,无非就是一个空字。曹雪芹在前八十回里面已经说的明明白白,脂砚斋还不厌其烦地在文中详细地指明了诸般人物的最后结局。

其实这个“空”,也是优秀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共同的选择。四大名著,三国,一开篇就是“是非成败转头空”,“且夫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最终归晋,无数英雄人物也终究是都付笑谈中。水浒,诸般英雄有战死的,有自杀的,有被迫自杀的,有心灰意冷出家的,有悟道而终的,有重新退隐江湖的——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西游,看似功成名就,最后还闹出个阿难迦叶收人事的笑话,白手传经,后人当饿死矣。

盖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足够长远的趋势来看,伟人改变不了时势,英雄改变不了时势,神仙也改变不了时势,才子佳人就更改变不了时势。大的规律、因果、循环、轮回就在那里,成住坏空,过犹不及,否极泰来,穷则思变,螺旋式往复,波浪式前进……说来说去,就是客观规律。说空、虚、无,看似悲观,却是古人在深刻思考后对这个客观规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儒家相对而言是最积极进取的思想,但论语中,不言乱力鬼神、不言死、畏天命、知命,其实也是对“更长远”的未来的无奈。

未来既不确定又无力,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儒家说,活在当下,努力折腾,认清现实,乐在其中。总结起来:埋头干。道家说,顺其自然,清静无为,少吹牛逼,敢装孙子,庖丁解牛,逍遥自然,总结起来:绕着走。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先看空,以对诸色,总结起来:跳出去。

在红楼中,贾家的列祖列宗,似儒家的代表,千方百计的求警幻仙姑,再去说服教育一下宝玉,向天再借五百年;贾敬却似是道家,一心求仙问道,炼药服丹,只盼早日霞举飞升。没想到金丹难得,大道难求,刘彻茂陵多滞骨,赢政梓棺费鲍鱼。正如里面王道士说的,我有真药,我还吃了作神仙呢。有真的,跑到这里来混?一个“混”字,和盘托出。这就是西游里面,借着菩提老祖之口,把求仙各种流派细说一遍,最终却是一句“难难难,莫把金丹做等闲!”

最后能“跳”出去的有谁,宝玉本是石头,不在红尘欲界之中,不过是事先安排好去玩一圈,冤孽偿情好散场,所以他不算数。甄士隐算是一个(是不是唯一的一个,怕记不真,不敢说),他算是有“仙缘”,所以被提携,做了整个红楼大剧的司幕人——有点像是桃花扇里面的老赞礼。这就好比是正常渠道行不通,但有关系,走了后门,进了“体制”,也位列仙班,却只能给打打下手,做个临时工、弼马温之类的。

大多数的人呢,却是根本没有悟到身在局中——如同你我一样。按照自己的系统设置在运转赋予的功能,生活的无比真实、鲜艳、庸俗、龌龊、辛勤、执着、生动、粗粝、浑厚。我们如同蚁巢中的蚂蚁一样,每天在自己的社会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意义。并不知可能正在被孩子在饶有兴致地观察,或者拿根草棍在戏弄,或者放进小玻璃瓶里当宠物,或者干脆一脚踩死,或干脆被一壶开水浇死。

曹雪芹,就是那个性格乖张的小孩,他创造了无比生动的角色,也预先安排好了结局。总归是个死,来来来,我给你想个不一样的死法好不好。你泪尽、她远嫁、伊暴毙、she屈死……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痴情不尽,孽债难偿,恰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我一直觉得,好的作品只须要真实鲜活地反映现实即可,而不须要给出解决方案。而用“空”来做回答,正是一个最妙的解决方案。《白鹿原》是这样写的,《活着》也是这样写的,《飘》也是这样写的。生活既不是彻底的喜剧,也不是彻底的悲剧,但悲剧的结尾,往往比喜剧的结尾更有感染力,站在曹公的生活经历上看,他也必然会给安排这样一个结局。——他是舍不得,让她笔下那么美好的女孩,变成女人的。

红楼之所以是四大名著之首,有很多原因。我觉得一个方面就是,曹公写的是儿女私情的最柔媚婉转的题材,却写出了最沉痛宏大的境界和气场,手挥五弦,却生天籁。而后四十回不见,却又何尝不是红楼的幸运,我们预知了诸般人物的结局,却终究没看到那撕裂人心的结局,甚好。

读红楼,常让我想起释慧勤《颂古七首·南泉示众云文殊起佛见法见贬向二》:“彩云影里仙人现,手把红罗扇遮面。无人著眼看仙人,却看随后红罗扇。”曹公妙笔,让我们(尤其是红学家)连篇累牍津津乐道地沉醉于红罗扇的细节,自以为就是九天仙子本人了,只恐连仙子身边的彩云都未曾见。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珍惜生命,远离红学。隔山观牛,雾里看花。切莫执着,还须放下。随便看看,不挺好嘛。

------------------------------------------------------------------------------

红楼,说一万年,她也是文学名著,她不是历史,不是菜谱,不是教科书,不是曹雪芹家谱,不是政治课,更不是谜语。说句大不敬的话,我关心的是红楼,不关心曹雪芹康熙雍正竺香玉敦敏敦诚……

-------------------------------------------------------------------------------------

为此,专门去看了一些相关的论文,还是觉得宝玉和石头不能分割开来看,我说说我的思路,大家多指正。文学和科学不同,她有无理而奇的特点,就好比,你不能通过分析一个美女全身器官,然后汇总起来,让人感受她到底为什么“美”。把宝玉和石头分别归属,看似明白清晰,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尘归于尘,土归于土,在“逻辑”上清楚明白。但在美感上呢?那就大打折扣了。

那石头是干什么去了?纯纯的旁观者?噢,宝玉吃着我看着,宝玉站着我挂着,宝玉爱着我陪着?宝玉痛着我呆着?好容易到了“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一番经历,如若不是“亲身”,而是“旁观”,那曹公深意岂不大打折扣?

那和尚接了过来,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可羡你当时的那段好处: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可叹你今日这番经历:

  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宝玉“通灵”,通谁的灵?贾宝玉的灵啊。通什么灵?知晓自己的本来面目,并非红尘中之俗辈;知道红尘中“美中不足,好事多魔”的幻灭结局,而不会沉迷其中——所谓沉酣一梦终须醒也。曹公起名时,已经明明白白,在其中又反复提醒,终究唤不明梦中人也。

至一所在,有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贾宝玉、甄宝玉,叫甄的却是假,叫贾的却是真,而在梦中,却又相通无间。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从来不见花?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袭人,是宝钗的影子;晴雯,有黛玉的神质,所以宝玉读罢芙蓉女儿诔,剧情最后要黛玉出来——那小丫鬟回头一看,却是人影儿从芙蓉花里走出来,他便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

甄士隐、贾雨村,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癞头和尚,跛足道人,其实两人,看似一个道士一个和尚,在文中的作用,却真真是一个人。

总之,一旦把石头当作是旁观者,则全文索然无味神采大失矣,诸君请掩卷细思之。盖绘事之妙,在似与不似处;文笔之妙,在有意无意间。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