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曹髦的小说(曹髦介绍)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713更新:2022-08-11 19:23:56

不同于蜀汉后主刘禅的懦弱无能,东吴孙权老年的嗜杀成性,无论是魏文帝曹丕还是魏明帝曹叡都很好地完成了权力的过渡和掌握,成功执掌魏国大权,使得魏国呈现一幅蒸蒸日上之势,与蜷缩益州和江东的刘孙两家形成鲜明的对比。但由于曹丕、曹叡都早早过世,继位者都较为年幼,曹氏大权旁落,最终由司马昭以晋篡魏。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身为最后一任的国君,曹髦却没有选择向司马昭妥协,"宁作高贵乡公死,不作汉献帝生",曹髦以自己身死为结局,完美诠释了大魏曹氏最后的倔强。为何大魏曹氏权力会旁落到司马家手中?曹髦又是如何试图扭转局势而死于乱军之中的?

虽然曹叡完美解决了手握重兵的辅国大臣的威胁,但是他的继位者可没有他这么英明神武。尽管曹叡一直牢牢掌握魏国最高权力,但也难逃英年早逝,临死前,他将司马懿召入宫中,"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曹叡这手算盘打得好,司马懿有才智,但毕竟是外臣,难免有叛乱的风险,因此提拔自己看好的本家曹爽来牵制司马懿,保证曹氏对大魏王朝的执掌权。但令曹叡没想到的是,首先倒行逆施、荒政误国的竟是曹爽。

司马与曹爽共同辅佐年幼的曹芳,"初,宣王以爽魏之肺腑,每推先之,爽以宣王名重,亦引身卑下,当时称焉"。但曹爽不再满足这种束手束脚的感觉,听从亲信丁谧的计谋,首先尊司马懿为太傅,乘机削去司马懿的军权,然后改任命其二弟曹羲为中领军,以曹训为武卫将军,统领禁军武卫营,"其馀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莫盛焉。"以前还对司马懿尊敬有加,但在把兄弟宗室们安插要职,将兵权尽数掌握在自己手中后,曹爽直接把司马懿踢向一边,开始自专政事。

为了建立军功名声,曹爽不顾司马懿劝阻执意伐蜀,大败,后又"迁太后于永宁宫,专擅朝政,多树亲党,屡改制度",曹爽集团的倒行逆施和胡作非为早已经让朝中不少大臣的不满,以司马懿为首的大臣诸将们在曹芳与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时趁机发动政变,随后将曹爽等人伏诛,魏国大权就此掌握在司马懿手中。

司马懿死后,由司马师接替执掌大权,司马师的夫人,曹魏将领夏侯尚之女夏侯徽一早就知道丈夫有不臣之心,"后知帝非魏之纯臣,而后既是魏氏之甥,帝深忌之"。果不其然,司马师废除了企图夺回大权的曹芳,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继续掌握大权。

在立谁为储君上,曹昂、曹冲、曹丕、曹植先后出现于曹操视野中,最能当得太子者人选首选为正室刘夫人所生长子曹昂,然而曹昂战死后,原本为第二顺位继承人的曹丕却并没有如愿以偿,每位竞争者给到他的压力都非常大,所以在登临帝位后,曹丕屡次削夺藩王权力,时常变更藩王的封地,并且不给统治权和兵权,藩王的举动受到严格监视,形同囹圄。同时,曹丕还定下"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巩固皇权的同时,导致宗亲势单力薄,为日后无力阻止外臣夺权埋下隐患。

曹叡即位后,对曹丕时期过分严苛的宗室政策有所改观,魏氏宗族有了一定的发展,"改封诸侯王,皆以郡为国",部分诸侯王还得以应征入朝参与朝政。曹爽成为辅国大臣后,确实提升了曹魏宗室的势力,几位宗室成员都成为军中将领,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废除了禁军五营中的中垒、中坚两营校尉,两营兵众直接由曹羲统领,京师禁军直接由曹爽兄弟掌控,同时,曹爽表弟夏侯玄为中护军,负责总统诸将,选拔举用军队武官,把武将掌握在手。若曹爽有大才,能力保曹魏不失,但饱暖思欲、专权乱政明显不是历仕三朝的老臣司马懿的对手,曹爽被伏诛后,兄弟几人被杀,削弱宗室实力,不放心的司马懿将还将其他曹魏宗亲关了起来,"悉录魏诸王公置于邺,命有司监察,不得交关",可惜曹髦想要发起政变,手下只有殿中宿卫和奴仆们,失败或成必然。

曹髦之才"才同陈思,武类太祖",仿佛曹氏文学素有一脉相承,曹髦在造诣上颇高,不仅经常与诸位大臣并属文论,对古代文籍也不是完全吸收,而是常常"惑经"、"疑古"。曹髦是个很聪明的人,虽然委身于司马师、司马昭之下,但他无时无刻不想着重新夺回政权,甚至在司马师死后,他差点就成功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么曹髦的诛昭之志当然也被众人看在眼里,曹髦虽然聪明,但他没有那种暂时隐忍和虚与委蛇的精明,"以帝之才,而遵时养晦,勤治图成,魏祚其庶几可少延乎",曹髦天真到认为仅凭一干宿卫和奴仆就想翻身,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结果便是谋划失败,当场殒命。

曹芳的反抗和结果被曹髦看在眼里,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如果装傻充愣,任由司马昭胡作非为,或许可以像刘禅那样,献上蜀国得封一个性命无忧的安乐公。但曹髦有舍生取义的骨气,他是大魏曹氏最后的倔强,其他人都可以投降司马氏,向司马昭低头,唯有他不行。于是曹髦义无反顾选择反抗,"公立时年十五,英才逸气,与少康、晋悼公略相似。哀哉,哀哉。"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一代明君,为何晚年结局凄惨?

说到齐桓公,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们都十分熟悉,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中第一位霸主,也是多种“五霸”版本中唯二的都能身在行列的一人(另一个在各个版本都上榜的是晋文公)。加上齐桓公在登上国君之位前险些丧命,以及他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的这些传奇经历,让他的形象显得格外高大。

但这样一位有着光辉事迹的霸主,却在晚年落得个“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的凄惨下场,不禁令人唏嘘不已。那他到底为何会变成这样呢?就由笔者来回答一下题主所问的“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一代明君,为何晚年结局凄惨”这个问题吧:

一、齐桓公成也用人,败也用人

相信这一点应该是大家都比较公认的原因,桓公早年能够任用管仲、鲍叔牙、隰朋、高傒等贤臣共修齐国国政。并且在军事上采用“五家连兵”,经济上能广开商路并发挥当地渔盐业的优势,民生方面还能救济贫穷,让齐国很快就变得富足而强盛。

可随着管仲、隰朋等人的先后离世,晚年的齐桓公又不听管仲的临终遗言,重用了易牙(杀儿子来讨好君王的小人)、开方(抛弃双亲来讨好君王的小人)、竖刁(为亲近君王而不惜阉割自己的小人)这三个无耻之徒。使得他们能在齐国专权乱政、秽乱后宫,甚至干预了王位的继承。所以齐国霸主地位因此丢失,桓公自然没有好的下场了。

二、齐桓公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为败局埋下伏笔

纵观桓公一生,确实有过退还鲁地时的守信,也有过接纳陈完重用为卿的贤明,还有过划地赠燕的胸怀,以及跪受天子赏赐的尊礼。但仍然掩饰不住他性格上自带的缺陷,即有仇必报、锱铢必较、骄傲自满、不听良言这些陋习。

那这些性格上的缺陷在史书中有体现么?答案是当然有,咱们可以以《史记·齐太公世家》中的记载为例:

1、从“(桓公)二年,伐灭郯,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时,过郯,郯无礼,故伐之”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桓公是位非常记仇的人。对得罪过他或者伤害过他的人(同为《史记》中,蔡公改嫁蔡姬,羞辱桓公的事件),齐桓公都是有仇必报,显示出他心胸并不是那么宽广。

2、从“桓公后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沬”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桓公其实很在乎土地财富这样的小利,甚至不惜毁弃约定、不守信义。幸好当时有管仲极力劝谏,才没在桓公五年便失信于天下。但这算是桓公锱铢必较、贪小便宜的体现。

3、桓公自己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於此乎?吾欲封泰山,禅梁父。”

从中可以看出后期的桓公已经十分骄傲自满了,以至于想做出封禅泰山梁父这等违礼、忤逆之举,真是被自己刚做出的那点成绩冲昏了头。

4、从“管仲固谏,不听;乃说桓公以远方珍怪物至乃得封,桓公乃止”以及“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这两次劝谏能够看出。连管仲这样齐国的相国所说的良言,齐桓公都不愿听从了,那其他人的进谏,当然也很难接纳了。

正是桓公这四个性格上的缺陷,为他晚年凄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三、齐桓公后宫的混乱,导致了最终诸子争位的乱局

据史书记载,齐桓公共有过王、徐、蔡三位正宫夫人,但都未能替他孕育子嗣,反倒是姬妾之中的六人给他生了六个儿子。这难道说明齐桓公三位夫人都不能生育么?显然不会那么巧合,只能说明桓公其人好色荒淫,对中规中矩的夫人都不喜爱,偏偏喜欢那些卖弄风情的姬妾。

也正因为桓公的六个儿子都不是正宫所生,也让他们每人都有了争位的野心。即使公子昭已经被桓公和管仲立为了太子,并送到了宋国保护了起来,其他人还是想尽办法通过讨好桓公来争取机会。也怪桓公自己,因听信宠臣的谗言,真的改立公子无诡为太子,让所有庶子更加难以平复野心。这才最终导致了桓公病重,诸子却忙着争抢君位,无人照顾桓公,甚至连他死后六十余天都无人收敛尸体的惨剧。

以上便是笔者总结的,齐桓公早年称霸,晚年却结局凄惨的原因。希望能对提出问题的朋友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喜欢、多多关注。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