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尧的历史小故事「个人是细节历史才是故事读王尧的民谣」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939更新:2022-08-28 20:08:19

【光明书话】

批评家写小说,成为近年来一种时髦的文学“跨界”现象。李敬泽、张柠、朱大可、李云雷、梁鸿……王尧也加入了这一“教授作家”的行列。王尧积十年之力的首部长篇小说《民谣》的出版,以其优美诗性、丰富内蕴、哲理深思,为中国文坛带来了别样的经验,标志着一位“晚郁”小说家的生成。这部小说在文体上的贡献,给当代文坛带来了审美冲力。

《民谣》

王尧著

译林出版社

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已百余年,“五四”小说的文体探索、1980年代小说的先锋实验、1990年代小说的赓续新变,小说文体变革不断演绎出新,然而关于小说文体的可能性,仍存有无限的探索空间。文体变革意识并没有成为作家普遍的内在视点和理论自觉,由此,王尧近年来致力于提倡新“小说革命”。在他看来,“在社会文化结构发生变化时,文学的内部运动总是文学发展的动力”。“小说革命”体现了“中西对话结构中的艺术创造精神”。他亲自操刀,以《民谣》为楔子,锚定小说文体的界限与可能,重建自我与历史的关联,在历史的链条中进行重新定位与理解。

小说的结构与小说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密切相连,或者说,小说的结构就是小说家世界观的具象化,因而,小说结构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作家精神领域的丰厚度。《民谣》似有意致敬《庄子》,主体(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结构,各篇又有不同的气象,以语言建构一个独立的世界,彰显世界、历史与自我探索的可能。

尽管讲故事的能力被看作成功小说家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但王尧在其首部小说中就大胆放弃了故事,代之以记忆编织文本,营造一种历史氛围。正如王尧声称,“个人是细节,历史才是故事”。弥漫的细节取代了故事,追忆取代了叙述,在回忆之网中,历史变得支离破碎。在潮湿阴郁的苏北水乡中,“记忆就像被大水浸泡过的麦粒,先是发芽,随即发霉。”打捞这些记忆重新构型,“在记忆中去虚构,在虚构中去记忆。”核心故事被拆解得支离破碎,文章中的离题式的细节叙述,呈现一种网状的文本结构,去中心化的叙事打散了原有的叙事进程,也带来了小说的纷繁复杂与多元异质。

作为批评家,王尧深谙现代小说的叙事套路,在他的深闳广博的知识结构中,调用各种叙事技巧并非难事,在视点、声音、时空、人称和节奏上稍加用心,作品就呈现出不同的叙事格调。这些叙事技巧的融入,使小说文本充分扩容,呈现出“无边的现实主义”的美学品质。小说一开篇就奠定了一种准自传的基调,以第一人称视角营造出强烈的“自传契约”氛围。小说中对于“我”的视角、口吻的不断强调,例如“我意识到”“我知道”“我感觉”“我又想起”……这种强势的叙事主体的时刻闪现,个人经历与小说叙事的高度叠合,强化了自传的色彩,给读者带来了拟真错觉,以为小说“揭示的真实是关乎他个人的,甚至就是他自己”。

《民谣》以温厚之笔触呈现革命时代日常生活的细腻肌理,于历史的褶皱中探寻存在的可能。日常微观史、革命史、村庄史、家族史交织于少年王厚平的生命历程,书写了一出出错综复杂的传奇。小说聚焦于村镇的世界进行精心勾画,意图展现对世界与历史的重新理解。历史不再是冰冷理性的怪物,而成为记忆的栖居之所,每一次的敞开与重临,都蓄满忧伤,每一次的迂回与折返,都饱含温情。通过个人成长史与宏大革命史的交织,揭示革命伦理与日常伦理的互渗互构。在个人成长上,呈现出两种自我的交叠,忧伤诗意的文艺少年与亢进的革命少年并置,形成一种张力饱满的叙事。在新世纪文学中,《民谣》是一部不可忽视的大作,其别具一格的文体实验,昭示出小说变革的新的可能。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0日11版)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