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股市大佬「资本大鳄系列之枭雄吕梁空手套54亿疯狂圈钱后股价瞬间崩盘」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77更新:2022-08-30 22:54:44

落魄“康达尔”摇身一变成明星企业“中科创业”

“做庄”的故事中两位主角是“康达尔+朱焕良”。1997年,香港一场“禽流感”使得“养鸡专业户”深市上市公司康达尔(0048,中科创业前身)几近崩溃,几万只鸡瘟死香港,股价狂跌不止。朱焕良,深圳著名的个体庄家,之前掌握了康达尔90%以上的流通盘,此次暴跌一下子套住他几个亿的资金,使他难以自拔。1998年中期,朱亲赴北京找到吕梁,希望帮其“拯救”康达尔。此时的吕梁已在投资界闯荡多日,积累颇丰,急需施展,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他改变一生命运的“康达尔之战”。

两人签订了一个“战略投资五年计划”,关键内容有两条,一个是3至5年的长期投资;一个是将康达尔从养鸡专业户重组成高科技新贵。分工很明确,吕梁在前台找钱,朱在幕后收购。这对“搭档”配合非常默契,从1998年底至1999年中期,吕梁的一份洋洋洒洒的“长期投资”项目建议书吸引了统称“北京机构”的众多追随者,他事后透露,自己两年来的“做庄”操作共涉及400多家,其中包括60多家较大的机构。朱焕良也几经倒手,不仅收购了康达尔34.61%的国有股,还在董事会11个席位中占去7席,成功地实现了对公司全方位控制。这一步操作共动用资金7个多亿。

康达尔视两位庄家为大救星,饱受苦难的养鸡专业户由此发迹,公司形象摇身一变成为“高科技+金融”的时髦装扮,名字更加动人---“中科创业”,公司股价也是“满堂彩”,从1998年秋冬季的17元左右扶摇直上,到1999年7月已稳稳站在40元以上,全然一个高科技大牛股,令人刮目。

融资54亿元疯狂坐庄

吕梁首先获得了老朋友董沛霖的支持。董沛霖是上海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当吕梁把自己关于“善庄”和长期持股的理念向他陈述后,两人一拍即和,董沛霖马上从哈尔滨、海口等地拉来了上千万元资金。此后,董沛霖愈发不可收拾,先后为吕梁拉来的资金高达7亿多元。

为吕梁融资1.4亿元的边军勇说,吕梁的操作方法与一般大户不一样,买卖几乎同时进行,已感觉到他在坐庄。但他仍为吕梁在北京、浙江等地的证券公司分别融来1000万元至4000万元不等的资金。他介绍说,融资合同只规定年限、年收益、资金量,对资金用途根本没有过问。

董沛霖也承认,帮助吕梁融资时,明知坐庄违法,因为大家都这么做,也就见怪不怪了。

为吕梁融资的证券机构,多达120多家。他们遍布大江南北,几乎都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知名企业。李芸沉重地说,本来,证券公司对此负有监督义务,但他们并不过问。至于操盘行为,他解释说,“券商只恨交易太少,只要能赚钱,他们举双手欢迎”。

操盘手庞博说,吕梁指示他们倒仓、对敲时,要求“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快,容易露出马脚,使证监会产生怀疑;太慢,则其他散户跟进,影响交易,造成麻烦。这样,吕梁一般通过自己控制几个营业部倒仓、对敲。

54亿元资金,宛如一股神力,使得吕梁从容操纵股价,直到事情败露。

剧照

摇身变成战略家“K先生” “钱生钱”编织“中科网”

那时,人们不知道吕梁是何许人也,人们熟悉的是“大话市场”、“先知先觉”的K先生。“3·17国债事件”、“人民日报评论员事件”、“5·19行情的预测”,从风险投资大讨论到国企大盘股行情,K先生都在大势分析和预测方面与媒体一起发难,经常发出牵动市场神经的声音。“因为他一贯偏激,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战略投资理论被一些证券媒体炒得火烫,但也有人说这是吕梁与媒体各自包装自己的产物。

明眼人知道,K先生的每次高谈阔论均与二级市场操作处在同一时间段(详见文后K先生对话表)。发展到1999年5月22日的对话,K先生终于在文章中公开点了康达尔的名。K先生称:“比方说合金、湘火炬、康达尔,这是试金石,它们的走势完全摆脱了大市下跌的纠缠,构成了对传统市场分析方法的嘲笑。”此时的K先生已经成了被人追捧的战略家。

宣扬战略是为更好地操纵市场,到1999年中期,入主康达尔的吕梁及其统领的“北京机构”,已经成功地将手中的上市公司变成了股市的一个筹码(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财务工具”),再挟“K先生”之威名,扩张战略条件成熟。

往昔那些注册在海南、甘肃的小公司不够用了,他需要北京的舞台,需要响亮的名字,而且,需要有些真材实料的“背景”暗示。1999年7月,在吕梁的一手操办下,中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北京中科创业”或“北京中科”)在北京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其经营范围包括项目投资、项目管理、管理顾问、财务顾问等。公司董事长为刘宇明,任职科技部直属的事业单位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吕梁本人非常喜欢向外人强调北京中科创业的“科技部背景”,市场上更是对此传得沸沸扬扬。

建立北京新平台之后,更多机构和更多资金加入此场豪赌,名为“中科系”的庄股之网在2000年逐步成形。其中,深圳中科与中西药业完全由吕梁及相关机构所控制,是一对互动互利的“股市大筹码”;而岁宝热电、莱钢股份也成为这组庄股的核心部分,曾随着有关中科创业的消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吕梁本人也承认,“市场上风传要收购岁宝之后,岁宝股价最高飙升到了38元”;“这项投资账面收益最高时,让中西药业盈利达5000万,这是中西转配股上市时15元有巨大承接力的重要原因”。鲁银投资和胜利股份在“中科系”有限介入后,被认为属于值得注意的“外围”。此外还有一些相干或不很相干的股份,也在不同的情形下被视为“中科系”的辐射范畴。

二级市场人气更旺,大出风头的中科创业一直冲上80元,且被评为“风险最小的十只股票之首,可以放心长期持仓的大牛股”,中科系其他兄弟也是不甘示弱,连创佳绩,以至于负责二级市场操作的朱焕良几乎不用出手拉抬,“股票自己涨,压都压不住”。

资金链危机四伏 “老鼠仓”成为崩盘导火索

时至2000年下半年,中科股价平稳,资本市场收购也都相当顺手,吕梁可谓春风得意。但他已敏感地意识到早年间与康达尔联合阵线的重大裂痕,他嗅出了“0048危机”。

另一个危机来自吕梁的“K模式”,吕梁将自己的组织方式比为国外的“私募基金”,这在中国是违法违规的,吕梁和“北京机构”都心知肚明,一旦签约便属合谋非法操纵市场,但巨大的利益诱惑已使他来不及冷静了。更不冷静的还有日益壮大的资金链条,股票质贷越玩越大,链条越拉越长,断裂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快。

其实,庄家玩“假重组”、“钱生钱”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最终导致中科雪崩的导火索还是人为因素。面对庞大的资金链,每位契约者只有遵守约定才可维持其正常运作,一位毁约即会“牵一发动全身”,导致全面瘫痪。吕梁在自述中说,第一位毁约者是朱焕良,因为深圳中科的流通盘90%以上为庄家们所持有,大家早有共同锁仓协议。因此,抛压只能来自协议者内部。既然“北京机构”们没有抛,失信者便只有朱焕良。

吕梁最早听说朱焕良在出货是2000年五六月间。“听说他从营业部提走现金,每次都是1500万元。当时我们只是笑他,这么多钱怎么拿得出去。这是很危险的”。

2000年10月,吕梁又获知了另一个坏消息:他手下的重臣、北京中科的董事兼执行总裁申杲华受到检查机关查处,检查发现申本人在私下炒作深圳中科等公司的股票,按市场上的行话说,开了“老鼠仓”。“老鼠仓”本身的违规当然不会被吕梁看成“问题”,关键是申杲华的“老鼠仓”涉资甚巨,可能多达数千万元,一旦进入调查就会被强行平仓。吕梁的担心来自于平仓对股价造成的连锁反应。

他当然明白,在自己统领的公司中,此类“老鼠”绝不是申杲华一人。

此后发生的事情,被吕梁自嘲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下令在深圳中科、北京中科内部查“老鼠仓”,并要求所有公司资金于年底以前结清。据他分析,先是因为朱焕良的“不配合”,后是因为这批“老鼠仓”的数目比他估计的要大,大规模平仓出货之后,便引发了2000年年底的深圳中科大规模崩盘。

吕梁对此次危机爆发是有预感的,只是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如此剧烈地降临到自己主持的庄股头上。

2000年底至2001年初,中科创业连续9个跌停板,跌去50个亿的市值。引至“中科系”股票中西药业、莱钢股份、岁宝热电相继跌停;“中科系”株连了市场上同类的“长庄”,又有“德隆系”(含湘火炬、合金股份、新疆屯河等)、“明天系”(含明天科技、黄河化工、华资实业等)等集体跳水。沪深两市大盘因庄家大溃败受到冲击,股指于1月15日一日暴挫超过3%。

此次股灾逼迫吕梁从幕后走到台前“自曝内幕”,但由于中科事件背后牵涉的机构和人太多太复杂,至今人们仍无法知道个中细节。他说是性格中刚愎自用的一面和文人性情的弱点贻误了战机,那些令人扼腕的细节败笔、那些一误再误的转折机遇、那些错中就错的险情再生,都是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演绎出来的。

“中科系”的崩盘实际上是吕梁的投资银行理念在现实环境中必然遭遇的一次挫败。吕梁想必早就有了足够的承受意志。有市场专业分析师说,中科创业暴露出来的窟窿只是一个小窟窿,如果当事人不继续往外捅破内幕,有可能真相会被暂时尘封起来。其中涉及的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是否桩桩如公告披露的完全属实?上市公司的假账是否成立?股票交易是否涉及券商的非法融资动作?“做庄”的中间过程有没有连续卖高、对倒、倒仓等舞弊行为?上市公司资产转移是花招还是真实的……种种疑问。

——————————————

本文由新融街网站独家原创综合,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