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第三任皇后「后宫风云孙贵妃生朱祁镇宣宗改立皇后的想法更强烈」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81更新:2022-08-31 21:01:50

后宫风云:孙贵妃生朱祁镇,宣宗改立皇后的想法更强烈

孙氏,原籍邹平,因父亲孙忠任永城主簿,其幼年一直在永城度过。孙氏天生丽质,聪明伶俐,小小年纪已经名动一城。十岁时,经彭城伯夫人张太后母亲,向明成祖提出,选入内宫抚养,做为将来朱瞻基择配的人选。她虽出身低下,但面貌姣好,聪明伶俐,深得明成祖及朱瞻基喜爱。

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不知何故,明成祖重新降旨,给心爱的皇孙朱瞻基选妃,结果,选中了济宁(今山东济宁)百户胡善祖的第三个女儿胡氏,册封她为皇太孙妃,而封孙氏为皇太孙嫔。这个决定,看似简单,却给宣宗安排了极不情愿的第一段婚姻,也造成了未来英宗生母的悲剧人生。

虽然依照明成祖旨意,宣宗的正妻为胡氏,可朱瞻基更喜欢贵妃孙氏,故胡氏一直被冷落。当胡氏婚后不久,明白了造成这一切的前因后果,自然成天抑郁寡欢,因此生病,久久难愈。

宣宗即位后,因胡氏贞静端淑,又为成祖选定,虽身体病弱、未能生育,为宣宗所不喜,但仍册立胡氏为皇后;孙氏虽亦无子,因饶有美色,虽仅为贵妃,却得宣宗宠爱。

当年册立后妃,按祖宗制度,皇后册立之时,有宝(即金玺)有册(即写有皇帝封赐命令的金册),贵妃则有册无宝,但宣宗特命制金宝赐予孙贵妃,贵妃有宝,自孙氏始,可见,宣宗对她的宠爱程度绝非一般。

宣宗一直不喜欢胡皇后,早想更立孙贵妃为皇后,只是由于母亲皇太后反对,加上胡皇后贤德,没有过错,找不到合适的借口,迟迟无法废后。

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十一月,孙贵妃生朱祁镇,使宣宗改立皇后的想法更加强烈。在朱祁镇出生不久,就有大臣上表,请求立为皇太子。胡皇后很贤惠通达,也主动表示早定国本。其实,立皇太子事关重大,焉能草率?按照明朝皇位传承的嫡长子继承制,皇后亲生的儿子才是最佳人选。因而,此时虽然胡皇后没有子嗣,但毕竟年轻,或许日后会有皇子。马上立朱祁镇为皇太子,明显有些操之过急。孙贵妃自然明白个中道理,只能假意推辞,说等皇后身体恢复后,定会有儿子,自己的儿子不敢先于皇后之子成为太子,然而,宣宗却不愿意再等。于次年二月,宣宗便册立朱祁镇为皇太子,当时,他尚不满三个月,是明代册立太子时年龄最小的。

宣宗之所以急于册立太子,是为更立皇后做准备。母以子贵,朱祁镇成为太子,他的生母孙贵妃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即便如此,宣宗要更立皇后也颇费了一番周折。他先是召见了大臣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人商议更立皇后之事,但诸位大臣们基本都认为胡皇后没有过错,不应废去。宣宗也没有办法。后来,又多次宣召大臣商议,还是没有结果。

见宣宗心意已决,即使是百般同情胡氏的杨士奇也知道,废后之事已无可挽回,列位大臣再坚持也枉然。当宣宗再一次单独向他询问废后事宜时,他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希望对“无过而废”的胡后,仍然能够在宫中享有不亚于从前的待遇。毕竟她与其它失宠妃嫔不同,皇帝和新皇后应该对她加以礼遇;二是建议宣宗好言开导胡皇后,让她自己上表请求辞去中宫,这样更合乎礼仪。这一办法果然高明,当即得到明宣宗首肯。

果然,胡皇后知大势已去,便应允辞去中宫,只是张太后不同意。宣宗保证以后对两宫一视同仁,不分薄厚,最终,张太后才勉强答应。宣德三年(公元1428 年)三月,宣宗发布敕书,废胡皇后,立孙贵妃为皇后。

 胡皇后被废后,仿照宋仁宗废郭皇后为仙妃事例,号静慈仙师,退居长安宫。张太后十分同情胡氏无故被废,又欣赏她的贤惠,因此经常将她召到清宁宫中,和自己一同居住。有时,内廷设宴,她命胡氏坐在孙皇后上座,孙皇后经常因此怏怏不乐。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十月,张太后病逝,胡氏非常悲伤,没过一年也去世了。对于胡皇后无故被废,时人闻之都很不理解,议论纷纷,非常同情胡皇后。数年后,宣宗也颇生悔意,曾说“此朕少年事”,算作是自我解嘲吧。

一场发生在明宣宗时期的废后事件,就这样充满悲剧色彩地开场和落幕了。

(本篇完)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