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最终的结局怎么样(花木兰故事总结)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5更新:2022-08-11 20:20:44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相信这一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甚至忍不住跟着读一遍,它出自我们的中学课本,是必学篇目《木兰辞》中的第一句。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老人家都喜欢讲给孩子听。然而这位巾帼英雄花木兰最后结局究竟怎样呢?

木兰这个形象,在中国历史文献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次。从南北朝开始,"木兰"这个名字就曾经出现在许多部中国的古籍之中。而在《新、旧唐书》里,也都可能找到一些关于女中豪杰领兵作战,并立下卓越战功的类似记载。在唐朝时,诗人韦元甫所写的《木兰歌》也被收录在了《全唐诗》里,在其中木兰故事的大致轮廓,比如替父从军,男扮女装,战友十年不知女儿身等要素都已经具备了。

从木兰辞中可以看到,木兰没有兄长,父亲又年高,弟弟还在幼龄,于是她做出了大胆替父从军的决定,从此过上了十几年的军旅生活,直到衣锦还乡,看看木兰辞最后的陈述,"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不过当时这个木兰是没有姓的,而这个替父从军,抗击外敌的木兰有了花木兰的全名则要等到明朝。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徐渭(徐文长)以《木兰诗》为素材,编写了杂剧剧本《雌木兰替父从军》,在其中通过木兰的自白说自己"姓花名木兰",可以说到了这个时候,"花木兰"这个名字才开始深入人心。

而到清朝,康熙时期的文人禇人获创作了著名的历史小说《隋唐演义》,在其中禇人获对花木兰的形象又进行了颠覆性改写,他笔下的花木兰一家变成了西突厥达漫可汗治下的臣民,而且从军之后很快被隋末民变领袖窦建德的军队俘虏,并和窦建德的女儿结成姐妹,最后窦建德兵败,木兰和窦建德的女儿自愿替他去死,其孝义感动了李世民,不但赦免了窦建德,而且还给了木兰丰厚赏赐,但木兰却选择了回家去与家人团聚。但不久之后,西突厥可汗发现她是女儿身,要强迫纳她为妃,最终木兰宁死不屈,自杀而死。

于是,一个替父从军的女将花木兰就这样被逼自尽,结束了她年纪轻轻的生命。

能否简析《木兰诗》的含义,和战争略写的用意?

《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乐府双璧”。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双璧”是指民间乐府诗歌而言的,并不包括文人主动自发的创作。

《木兰诗》在乐府中的地位,属于民间叙事诗

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有泾渭分明的两部分:

其一是属于南方抒情为主的文人乐府,用辞雅致,情感细腻,以描写情爱为主,比如著名的《西洲曲》,其中名句为: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其二是属于北方叙事为主的民间乐府,用辞质朴,行文简练,以讲述情节为主,比如《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等。

《木兰诗》作为“乐府双璧”,其实只是代表着北方民间乐府的最高成就之一,属于民间派系。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谈,抛开乐府的民间或者文人取向,从叙事诗的角度来说《木兰诗》,能发现这些诗歌的另一种特色。

叙事诗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的过程,《诗经》时代往往是一句、两句的片段化叙事,诗人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到了楚辞时期才有了完整的叙事诗。

直到汉代蔡文姬《五言悲愤诗》的出现,才真正让人们看到一个形式工整的叙事诗是什么样子: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这是蔡文姬汉末时期沦落匈奴生下子嗣,即将返回中原不得不与其子分离时的场景。抛开故事内容不谈,其给人的阅读感受已经和唐朝时期杜甫等人的叙事诗非常接近了。

而《木兰诗》的形式和这样的诗歌同样很贴近,只不过用语稍显民间化,其中偶尔会出现一些违和感。

我们来看这一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是其中对于木兰从军之后战争的描写,十年战火被压缩在前四句之中。

不说这种技巧是不是民间文学能达到的,单说其用辞、结构等方面的特色就有非常浓厚的文人色彩,这与这首诗中的其他语句对比非常鲜明。

这就说明,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著名的民间叙事乐府诗歌,其实不仅仅来自于民间。故事的主体是民间传说,但语句其实是经过了文人的润色。

《木兰诗》的故事主题,在于传奇而不是忠义

《木兰诗》经过文人的润色之后,其结构布局对于主题来说有了更鲜明的倾向性。

那就是表述的是木兰故事的传奇性,而不是为了国家、民族而征战。

试想,从军打仗自古便是男儿,那么当一个女子装扮成男人替父从军,是不是显得非常具有传奇性?

这才是符合民间故事的调性,要以传奇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才能引起普通人的兴趣。

那么,既然有了替父从军的主题,那么就要讲述木兰的经历,家人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木兰如何奔赴战场?战争结束之后木兰是否还活着?活着的木兰又有着什么样的结局?

这些才是人们真正关注的焦点所在。

那么,如果在这首诗中详细描写战争,那么为了吸引观众,必须要写得精彩跌宕,必然会有着惊险万分的描绘,这无疑会冲淡故事的传奇性。

人们对于木兰从军这一件事情的关注,转而变为了对于战争场面的热忱,岂不是跑题了吗?前面所做的铺垫以及后续的故事,就会以战争部分为分界点,明显断成了三节。

这才是对叙事诗整体性的破坏。

所以,战争十年仅仅用六句话一带而过,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凯旋而归的木兰命运如何,这样的故事才更为顺畅,也更为符合阅读的习惯和心理。

要知道,古代所有的诗歌,尤其是叙事诗,都是要考虑读者的感受,并不是像今天很多人所说的那样,写给自己看。

古代的文人诗歌是向社会表达自身的“情志”,所以自然需要读者来共鸣;而叙事诗本身就是以故事的形式来达到传播的目的,自然需要读者的理解。

所以,分析这样的叙事诗歌,尤为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待整首作品,因为在创作的过程中,这也是作者的考量。

《木兰诗》故事的衍生,背景在隋唐时期

《木兰诗》讲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结局仅仅在于其凯旋归来。

但这种故事的传奇性又非常得高,深受民间欢迎,以此为题材的衍生作品也非常多,最为著名的就是《隋唐演义》当中为其改编、续写的故事。

《木兰诗》的风格很像唐诗,在隋唐之际被人润色的可能性非常高,所以时代的背景也带有浓厚的唐朝色彩。

《隋唐演义》中,花木兰还是和诗中一样,属于少数民族的部队,但并不是打了胜仗凯旋,而是做了俘虏。

恰恰俘虏了她的军队是一支全由女子组成的部队,她也因此而得以活命。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逻辑推测,就像诗中所言:

同行十二载,不知木兰是女郎。

那么,花木兰的相貌以中国的自然审美来说,作为女性自然是极为丑陋的。

但是花木兰有一个妹妹,叫做花又兰,却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后来嫁给了罗成,所以花木兰又成为了一个和主角势力同一阵营的角色。

这样安排无非是因为花木兰在民间的形象是正面的,一位女子如此勇敢、善良、孝顺,如果还要变成隋唐英雄们的对立面,那这些英雄就不够英雄了。

而对于花木兰的结局,有说其嫁给了当时的可汗,有说她因为不想嫁给可汗而自杀的,不一而足,反正是故事的一个分支,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

但是,从这一现象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民间是有着非常高的影响力的,并且这是一位正面形象,在故事素材的处理上明显需要考虑民间的接受心理。

所以,不论是《木兰诗》还是小说演义里,对于花木兰参与的战争都是略写的,不让带有高关注度的战争描写抢了“木兰”的风头。

这样才会使得故事的主题更为鲜明,不至于喧宾夺主。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