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科举舞弊弘时「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弘时是主谋真正的主谋你可能并没想到」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19更新:2022-09-03 10:48:23

导读:雍正皇帝登基以后,因为在“九王夺嫡”事件中的“隐忍不发”和“曲线夺嫡”策略的实施,让其在继位之初并没有多少可用之才,更没有形成一支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的政治势力。科举考试,通过科举大典为国抡才,成为了雍正皇帝在当时的必然选择。

但雍正朝第一场科举考试中,被雍正皇帝如此重视的伦才大典中,就出现了“考题泄露”的科场舞弊案,而且还牵扯到了当朝大学士张廷玉、总理王大臣胤禩甚至当朝皇子。

但对该次科场舞弊案的处理,似乎并没有达到朝臣们想要看到的结果,恐怕连雍正皇帝自己也明白,张廷璐绝对没胆泄露考题的,张廷璐的背后肯定还有大人物存在。

可令人意外的是,雍正皇帝仅仅处死了会试主考张廷璐,再无下文!

西山巡抚诺敏的倒台,让雍正皇帝丢尽了脸,那副“天下第一巡抚”的匾额就好像雍正皇帝的“罪己诏”,深深刺痛了刚刚成为皇帝的胤禛。

雍正皇帝明白,那些上折子弹劾诺敏的朝臣,都是冲着雍正皇帝的决策失误而来。

雍正皇帝对此种朝局环境的出现归结为:

“现在能用的人,有用的人,真是太少了!”

皇十三子胤祥甚至不惜触及雍正皇帝忌讳,将邬思道拿出来说明人才对于治国的重要性,向雍正皇帝建议:

“皇上,似乎应该着手发现培养一批才俊之士,人才才是治国之本。等春闱恩科一开,我觉得我们应该能够发现一批人才,我们大清国有人呢!”

但胤祥的建议,并没有让雍正皇帝引起对人才的足够重视,毕竟对于当前的朝局而言,雍正皇帝对于人才的渴求,对于自身政治势力的建设并不是首要任务。稳固皇权,将朝堂之上的敌对势力控制在合理范围,乃至打造将其彻底清除的基础才是雍正皇帝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

能用的人,可用的人太少,也只会让雍正皇帝陷入难堪或者背负骂名的境地,但不至于动摇皇权统治的根本。朝堂之上,以廉亲王胤禩为代表的“八爷党”才是雍正皇帝真正忌讳的所在。

所以,雍正皇帝想用这“头一场科考”,来完成“为国取仕”的目的之外,更有着稳固皇权的政治目的所在。

对于随后出现的“科场舞弊案”,有几点疑问,必须事先提出。

1、廉亲王胤禩为何会举荐内阁侍读学士张廷璐,也就是张廷玉的弟弟担任会试主考?张廷玉又为何会立马提出让李绂担任副主考?

2、按照伯伦楼中,买卖会试题目的价格,一百两银子就能买到,甚至“多买还能优惠到七十两”,皇三子弘时作为当朝皇子,就差那点钱?他参与“科场舞弊案”的真正目的何在?

3、李绂在“科场舞弊案”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4、雍正皇帝对于“科场舞弊案”的处理结果,为何仅仅处死了张廷璐,就罢休了?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依据《雍正王朝》的演绎细节,予以注意解析。

张廷璐乃系内阁侍读学士,乃系从四品品衔,而且是没有实权的官职;

李绂则时任浙江布政使,乃系从二品品衔,而且是掌管一省钱粮民政,握有实权的官职。

对于雍正皇帝征询的会试主考人选意见,廉亲王胤禩说道:

“臣弟倒有个人选,现任内阁侍读学士,张廷璐!”

雍正皇帝接着问道:

“你说的是张廷玉的弟弟?”

胤禩回答:

“臣弟说的是会试的主考,并不管他是谁的弟弟!”

按照雍正皇帝所说“外举不避仇”的说法,说明从雍正皇帝的角度就已经认为胤禩和张廷玉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有着明显的矛盾存在。

那么,胤禩为何会举荐一个区区从四品的官员,而且是自己政敌的弟弟,担任会试主考?

而且,胤禩举荐张廷璐以后,隆科多立马附和:

“廉亲王,这是古大臣荐贤的遗风,奴才深以为是!”

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胤祥也立马跟上,为胤禩“站台”:

“皇上,臣弟也赞同廉亲王的举荐,请皇上谏纳!”

要知道,在雍正皇帝继位之初的隆科多、雍正皇帝的铁杆兄弟胤祥可都是雍正皇帝的坚定支持者,也就是和廉亲王胤禩对立面的所在。

隆科多和胤祥为何会站出来为胤禩的举荐站台?为了给张廷玉面子?

当然不是!

就算排在上书房末位的隆科多需要巴结张廷玉,胤祥还需要向张廷玉示好吗?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从雍正皇帝笑意盈盈问允禩的一句“你说的是张廷玉的弟弟?”中,看出了雍正皇帝的真正意图。而且,廉亲王胤禩那句“臣弟说的是会试的主考,并不管他是谁的弟弟!”,有着太过明显的“欲盖弥彰”,雍正皇帝依然能够一笑而过,这更说明了雍正皇帝认可胤禩举荐的背后,有着更深层的打算。对于允禩举荐的支持,也只是为了间接促进雍正皇帝接下来的安排。

廉亲王胤禩举荐张廷璐为会试主考,并不在于拉拢张廷玉,因为他知道以张廷玉的政治智慧和他对皇权的赤胆忠心,张廷玉被自己拉拢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也不在于挑拨雍正皇帝和张廷玉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也知道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乃系君臣相知的存在,并不是轻易能够挑拨的。

笔者认为,胤禩举荐张廷璐为会试主考,有着其政治目的背后极为缜密的逻辑思考

雍正皇帝登基以后,昔日的皇八子胤禩也就“败者为寇”了,但其对于皇位的追求和渴望仍然存在,而且一直在悄声做着准备。雍正皇帝的头一场科举考试,就是胤禩为将来必然会发动政变的最初准备阶段。

胤禩想要发动政变,就必须拉拢一个当朝皇子,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提供一个正当舆论支持,提供一个拉拢朝臣、掌握兵权的必要支撑。

而在雍正皇帝的三位皇子中,皇四子弘历是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共同选定的皇位继承人,拉拢和控制的几率为零;皇五子弘昼又是一个出了名的“荒唐王爷”,并不能达到胤禩利用皇子扫能达到的政治目的;而皇三子弘时,作为胤禩从小就倍加疼爱,时常“带到郊外骑马”的侄子,被自己拉拢和利用的可能性则会更大。

但对于皇三子弘时的“拉拢”和“控制”,中间还差一个“把柄”!

这个“把柄”,就是胤禩撺掇弘时泄露会试考题以后,再掌握弘时泄露考题的罪证!

胤禩连夜来到张廷璐的牢房中,重演了当初“夜审肖国兴”的戏码,此时的胤禩真就不知道弘时就是科场舞弊案的背后主谋?

就像当初,胤禩明知道太子胤礽就是“花钱买命案”的背后主谋,还要肖国兴详细写出太子胤礽的罪证一样,胤禩“夜探张廷璐”的目的只是想得到那份出自张廷璐之手的罪证而已。也只有拥有了这份“白纸黑字”的罪证,才能将皇三子弘时牢牢“控制”。

而张廷璐提供的这份弘时罪证,只能让胤禩自己掌握,而不能被雍正皇帝得知,才能达到控制弘时的目的。

所以,从牢房中获得皇三子弘时的罪证,明显不在胤禩的计划之内。他想要的只是弘时泄露考题的罪证,而不是张廷璐被下狱的结果。这也是张廷璐能够同意配合弘时泄露考题的原因所在。

如果不是雍正皇帝的“帮忙”,没有继续追查张廷璐背后的真正主谋,胤禩想要单独掌握弘时罪证的目的,就不可能完成了。

在胤禩的计划中,如何才能撺掇弘时顺利泄露考题呢?

这就是胤禩必须举荐张廷璐的原因所在!

张廷璐和张廷玉乃系亲兄弟,仅仅是进士出身的张廷玉位极人臣,官居一品,备受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两代帝王恩宠;而在康熙五十七年榜眼出身的张廷璐却还只是一个从四品品衔的内阁侍读学士。张廷璐仕途的不顺和对命运不公的必然感叹,正是胤禩所能加以利用的基础。

举荐张廷璐担任会试主考,然后通过自己的影响,让张廷璐攀上当朝皇子弘时这课大树,张廷璐就会被胤禩拉入自己的阵营,成为自己的政治工具。

而正是因为张廷璐和张廷玉之间的亲属关系,科场舞弊案一旦案发,雍正皇帝肯定会顾虑到张廷玉在朝堂之上的巨大影响和崇高地位,顾虑到国之柱臣会牵扯其中的政治影响,而刻意将科场舞弊案压住不处理或者直接当没事发生。

也就是说,雍正皇帝或许会重新选择会试主考,重新进行考试,也不愿伤害,哪怕是得罪了张廷玉。这也就达到了胤禩单独掌握弘时罪证的目的。

张廷玉看出胤禩的目的所在了吗?

当然!

这就是张廷玉在不反对胤禩对张廷璐举荐的同时,反而将从二品的李绂举荐为会试副主考的原因所在!

胤禩举荐张廷璐以后,隆科多和胤祥连站出来为胤禩“站台”,雍正皇帝也立马表示了认同的态度,张廷玉这时候再站出来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已经无法改变既定结果了。如果强行建议改变会试主考人选,不免会留给雍正皇帝一个“故作姿态”的印象。

但既然已经明白了胤禩的真正目的所在,出于对自己弟弟的保护,张廷玉才会将清流派领袖李绂搬了出来。

1、李绂乃系从二品官员,在品衔上高于从四品的张廷璐,虽然于会试中,张廷璐是主考,但从官阶上,能够对张廷璐形成很大程度上的制约,能够在很多方面防止张廷璐出现大的过错。

这也是会试考试中,李绂的权限看起来远比张廷璐要大的原因所在,也是张廷玉举荐李绂的原因之一。

2、李绂在读书人中的特殊地位,在清流派中的领袖地位,对于应试学子的影响和管控作用要远远高于张廷璐,仅凭着李绂在读书人中的地位和影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学子们放弃“非分之想”,而不至于出现大的事件。

3、李绂在官职、品衔、读书人中的地位和影响远远大于张廷璐,相对于张廷璐,李绂在雍正皇帝眼中更是一个“职业主考”,更应该为会试中出现的问题承担责任。

对于张廷璐罪责的分摊,也是张廷玉举荐李绂的原因之一。

对于雍正皇帝和廉亲王胤禩之间的政治斗争,张廷玉作为一个外臣,在没有得到雍正皇帝明确指令的时候,断然不能做出主动出击,也只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尽可能的保护自己的弟弟。

在皇宫中,遇见张廷璐和皇三子弘时并排而行的时候,张廷玉对张廷璐提醒的时候,就已经预见了张廷璐的肯定会有的结局,只是鉴于这里面的水太深,而只能对张廷璐再次提醒不能明言。

那么,重点来了,雍正皇帝在科场舞弊案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没有和笔者一样的疑惑,李绂在伯伦楼吃饭的时候,那个卖考题的人,为何会如此巧合的撞上了李绂这个“枪口”?

伯伦楼是什么地方?

那是满洲闲散贵族乃至皇亲国戚、当朝皇子喝酒闲聊的地方,按照伯伦楼小二“一般人不敢踏进这个门”的说法,能够来到伯伦楼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而且,李绂是在楼上单间,独自用餐的;

而且,李绂的年龄明显和当时应考的学子相差太多;

另外,能够为皇三子弘时卖考题的人,不应该是弘时倍加信任的心腹之人吗?弘时的心腹之人,能不认识李绂这个清流派领袖?

这说明,这个卖考题的人,是专门找到的李绂。

而这个人就是雍正皇帝刻意派去,专门将考题泄露给李绂的!

雍正皇帝为什么这样做?

目的在于让李绂把考题泄露的事情揭发!

只有李绂知道了考题被泄露,才会在诚亲王胤祉的指点下,找到李卫,让其带兵包围考场,掌握考题泄露的人证物证。

如果科场舞弊案没有出现,没有人证物证,胤禩即使掌握了张廷璐提供的弘时泄露考题罪证,弘时也会因为没有证据而不予承认!

胤禩又怎么能完成“控制”弘时的目的呢!

这明显是胤禩的疏忽,而雍正皇帝用实际行动,“帮助”胤禩填补了这个疏忽,成功的让胤禩“掌握”了弘时,为以后胤禩必然会发动的政变“提供”了必要条件,更为自己彻底清算“八爷党”奠定了绝对基础!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为便于对人物理解,文中对于廉亲王一律以“胤禩”称呼,烦请辨识。)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