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局外人男人在母亲葬礼上没哭被判了死刑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339更新:2022-09-03 13:01:10

文丨花欲燃吖

2020年高考,浙江卷有一篇作文命题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者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其实,我能想到的处理办法无非三种:

1、迎合。去降低自己的生活期望,努力达到别人所期许的目标,虽然听起来很令人窒息,但这却是大部分现代人的通病,讨好型人格绝不是少数现象。

2、平衡。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向内发掘自己,向外拓展机会。适时地扮演社会所赋予给我们的角色,同时在自己的人生坐标上匀速前进。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3、自我。遵从自己的内心,一如加缪笔下的默尔索。

如果这道题,我在18岁遇见它,我一定会从“自我”入手,然后张扬肆意地大谈特谈。带着初生牛犊的无所畏惧,以及象牙塔似的天真,对这个还未正式踏入的社会抱着无限美好的憧憬,自以为是地期待掌控一切。

然而,10年后再看,仿佛有了新的感悟。

年轻就是好,那时候的世界只有非黑即白,而成年世界更多的都是灰色的无边界地带。

个人与家庭、社会,这道题并不是非此即彼,这是一个人成长必经之路,通向成熟和世故的三部曲,最终和现实妥协。

加缪在《局外人》中说:“大部分人总是表里不一,他们做的往往并非他们内心真正渴望的。他们都有一种群居意识,惧怕被疏离与被排斥,惧怕孤单无依靠。”

小说主人公默尔索一出场是惊世骇俗的,他打破常规社会思维,不从众,只从心,做事对人全尊崇自己。一个三十多岁的未婚男人,在母亲的葬礼时,漠然视之,并未符合他人期待中的嚎啕和歇斯底里,于是,他被贴上了冷血的标签。

最终,因为这一个“意外”而来的标签,使得他在一场“凶杀案”中被判了死刑,结束了这短暂又平白的人生,为“自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文章开篇简练得令人错愕不及,寥寥几笔将默尔索冷漠而疏离的性格描述出来,他对母亲去世的时间模棱两可,随后又在守灵的过程中,因为思想并不集中,喝了一杯咖啡后,潦草的睡去。

他甚至还在母亲葬礼结束后,去了海边度假,并期待和一个美女来一次爱的欢愉。

加缪放大了“自我”的表象,让默尔索脱离于常人情感之外,他并不需要依赖外人的反馈去做出恰到好处的“表演”,于是他在母亲去世这一悲剧中,像个“局外人”一般的冷漠行为,显得十分荒诞。

这一刻,读者被加缪无形之中代入到了一种围观视角,不自觉地加入到了周围群众对默尔索的批判之中,成为对他人行为指指点点的“局外人”。

这样悖离道德行为,的确值得批判,以至于,我们谁也没深思过,他这样的行为背后究竟是有着怎样的心情和初衷。

他因为经济状况不佳,所以迫不得已之下将母亲送到了养老院,并且一年间从未来探望过,这也成为了定义他“冷漠”的另一“罪证”,他唠叨着每一次来的路上不仅要占用一个星期天的时间,还会浪费2个小时赶路的气力,这理由却更加荒唐。

默尔索就像是一个自甘堕落的厌世青年,完全的我行我素,一举一动,外放的情绪不加修饰。而这放浪形骸的代价,便是如读所看到的那般,与大众情感格格不入,成为了世俗的“公敌”。

有句话说没经历过别人的生活,就不要随意指责,没参与过别人的人生,就不要轻易评价。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就像刀子割肉,没割谁身上谁体会不到。

话虽这样说,大道理谁都会讲,可还有一句成语叫做“人多势众”,当多数人的价值主张占领了绝对高地,就会将事件之中的“局内人”架空,本末倒置的成为了主宰者。我们都习惯通过表象,妄图去定义一个人的内心,譬如用默尔索的“冷漠”,定义他的“冷血”。

他因为将母亲送到养老院,每一次地接出来在送回去,都会惹得母亲一阵大哭,所以,他干脆不在去探望。

“妈妈在家的时候,一天到晚总是瞧着我,一言不发。刚来养老院的那段时间,她经常哭,但那是因为不习惯。过了几个月,如果要把她接出养老院,她又会哭的,同样也是因为不习惯。由于这个原因,自从去年以来我就几乎没来探望过她。

没有人知道,他因为母亲的溘然长逝徒步走了2公里来到养老院,这期间一刻未停,急于见到母亲的心,让他一时忘记了该休息。

他认为死亡是必经过程,并不是一个人的终结,反而意味着结束如今的痛苦,转入一个新的轮回,默尔索在心里祈祷着母亲可以早些解脱,重生到一个更好的世界去。

他对母亲有着属于自己的深情,所以,葬礼结束后的许久,他仍然会坐在窗前看街边的人群攒动,从日升到日落,不断的闪现母亲在世时的场景,此时的他内心对于母亲是难舍的。

默尔索错了吗?

他也不过是非常坦率地阐述了一个事实,然后,依据自己的意志既不违背社会道德,又不触犯法律地活着,可他最终承受的是被剥夺了所有自我辩驳的机会。

默尔索因为在沙滩上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被捕入狱,而他的辩护律师告诉他“最好别说话",一群围观人身临其境般的、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他的心路历程,并用他在母亲葬礼上未哭、事后等等的旁枝末节作为他杀人行为的佐证,荒诞的是,而这些无关的线索竟然成了默尔索死刑的评判依据。

想要依循自己内心这是一条异常艰难孤苦的路,要挑战的不是自我的坚持,而是如何在大众异样的眼光之下,坦然的生活。

就如我最开始提到那道考题,18岁的我,内心向往的独立和自主,我正处于叛逆的边缘随时期待来一场冒险,然而,我却必须顾及到种种,譬如我应该具有一个宏大的格局,类似“中庸之道”听起来似乎更讨喜。又或者说,人生中选择的每一个方向,很多时候不过是为了讨好“评判者”,而非出自我们真实的内心。

在大众既定的轨道上做出利于我们自身的选择,这个“求同存异”的过程就叫做成长。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现求平衡远比实现自我更难,当你意识到自己与人群格格不入时,意味着你的内心已经在逐步被社会同化,而这时,我们已经开始依赖周围声音给出指引。

平衡意味着还有一丝自我意识是防守的底线,而这底线恰恰是你无法和所有人步调一致的根本。

群体无意识行为替代个人的自觉行为是当代的一个主要特征,许多过程了有了科学的表述,许多事物有了特有的名称,人们的情感都在逐渐固化成模板。悲伤就应该哭泣,快乐就该欢呼。

这一切显得那么合理以至于一旦有人突破了这个既定模式,便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大众集体讨伐叶蓝秋的道德沦丧,最后叶蓝秋在舆论的威逼之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癌症没有夺走她的求生意志,但是大众的声音将她淹没于尘世之中。

大众的情感已经成为了价值观的标准线,我们必须符合大众意志,活成他们认同的人,才能平平稳稳地安度此生。

默尔索就是大众压抑在冰山脚下的“自我”意识,最后的奔赴死亡,是被世俗逐步扼杀的结局,死了的默尔索,便成了芸芸众生的每一个平凡人,他像一滴水融入了汪洋大海,成为了那里的一分子。

这个过程就叫做成熟。

加缪通过《局外人》讲述了默尔索荒谬的一生,而我们也从荒谬中领悟到一丝开示。

当虚伪成为一种常态,真实就成了一种罪。

虚伪未必是错,真实也未必全然都对,我们都是这“虚伪”的既得利益者,所以谁也没权利批判这个社会的世故,除了默尔索。

我想这就是人生,寒暑几番,终归要尘归尘,土归土,当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家庭、社会产生落差时,你可以有多种选择,但不论何种,最终我们都将殊途同归。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