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获奥斯卡9项大奖末代皇帝带你看遍溥仪的跌宕一生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65更新:2022-09-03 17:36:55

不知到底是紫禁城的气势太磅礡,还是阪本龙一的配乐太勾人;亦或是男主尊龙的眼神太丝丝入扣......

每次看完《末代皇帝》后,心中总是无比惆怅。我无法想像一个人的生平可以经历那么多的变迁流离,从高高在上的皇帝到被操控的傀儡,一直到最后成为接受劳改后的一芥平民。

回想起来,溥仪那拱着背,踏着蹒跚步伐走回紫禁城一阶一阶的太和殿,横跨过围起的护龙望向那高耸龙椅的画面,内心总唏嘘不已。

是时代的变迁太动乱?还是权力的操控太怔骇?如果当年溥仪没有被送进宫内,那他的一生是否就会更简单快乐些?

溥仪在紫禁城享有荣华富贵,然而这看似富丽堂皇的宫殿却是一座监牢,囚禁着溥仪的自由,并夺走他最初只是最平凡简单的梦想。

我们看中国历史上的帝皇,往往先着眼于他们的功过。

治国有道、文韬武略的就是明君;庸碌无能、断送江山的就是昏君。说皇帝们的故事,虽偶有逸事趣闻记载,但主轴总是不离权力势力的盛衰更替,以及朝野中的斗争。

对中国人来说,要把皇帝当作一个普通人一般去讲他的悲欢情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贵为九五之尊,衣食无忧,皇宫之内千万侍从宫女听他差遣,大好江山在握,这个万人之上的天子又怎会有凡夫俗子的忧愁呢。

大概这种仰望统治者的眼光,今日仍多少残留着。

贝托鲁奇拍《末代皇帝》,其中一个优点就是他没有这个包袱。溥仪是亡国之君、是傀儡皇帝,这些对他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电影不是单纯由权力的失去评价溥仪的一生。贝托鲁奇更关心的,是溥仪个人的悲剧与不幸。

他身量瘦高、戴着圆眼镜;他三岁登基、六岁退位,溥仪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

《末代皇帝》里面的溥仪,大半生的自由都是被褫夺了的。由他三岁起被捧上帝位起,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遵从规范。有关他的事情,大至成家立室,小至如厕排便,都有人在旁监督安排。对于溥仪来说,最讽刺的是自小开始身边的人都尊他为皇,并且对他说皇帝做什么也行,但实际上则是相反的。

溥仪的权力与地位只是一个哄人的谎言,只要他逾越了某一道界线,他就做什么也不许,而溥仪自己也是无能为力的。

这种禁锢,我相信他自己是明白的。

其实溥仪从小就是个善良的孩子。

少年时期的溥仪得知生母病逝,虽然口里说不关心,但其实暗自悲伤。他踏着老师约翰送给他的单车,想去再见生母一面。

来到平静的宫门前,侍卫们见到溥仪前来,就马上在道旁肃立。溥仪透过大门看到外边的世界。门的另一边是几个穿现代装束的警卫,那里有街灯、有骆驼、有熙来攘往的人群,那是另一个天地,已是革命之后的民国世界。

溥仪屏息静气的一步一步向前走,这次他可以跨过去吗?

不,当然不,当他眼见即将可以走出去时,侍卫长立刻命人急急把门关上。砰的一声,大门再一次在溥仪面前紧紧闭上。溥仪向侍卫们吆喝开门,但他们只会下跪,没有一个打算听他的话。

这时溥仪拿出自己所养的白老鼠,狠狠的摔在大门上。这只白老鼠是溥仪的“秘密”,是他悄悄地瞒着太监大臣们所养的。一个皇帝所能够避开监管而私藏的,不过是一只老鼠,这本身已够悲哀。他不得出门然后把老鼠弄死。

除了是一种愤怒的表现之外,我觉得他也是想证明自己不是无能的:他有能力控制生死,虽然只是他饲养的小老鼠。

对于溥仪的不由自主、他的孤独、他一次又一次的幻想破灭,导演贝托鲁奇都寄予了很深的同情。

比如电影讲到溥仪访日归来,发现日本人在他外出时都没收了侍卫队的装备,又擅自安排人事调动,于是溥仪就在满洲国官员与日本人面前演说,指出日本与满洲国地位应属平等,要互相尊重。

溥仪不愿轻易屈从,但他想得太天真了。他说了没几句日本人就全体离去,然后他的满洲国下属成员竟也离场。电影这时剪到溥仪既错愕又尴尬的特写,然后再接一个厅堂坐席上空无一人的镜头。

我想贝托鲁奇在这里没有嘲笑溥仪的幼稚天真,也没有批评他想继续当皇帝的野心。

那班口头上都奉溥仪为皇帝的人都把他出卖了,他们只想溥仪继续做一个象征、一个符号。

而溥仪,当他以为自己再次掌握权力时,却再一次可悲地发现他所有的权力竟是如此虚幻和脆弱不堪。

《末代皇帝》全片虽为英文发音,但其细腻精致的场景,严谨的剧本及运镜,都让本片相当具有说服力。除票房漂亮外,《末代皇帝》更一举攻下1987年奥斯卡九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原创电影配乐、最佳混音)大奖。

获奖颇丰,但讽刺的是,一个生来什么都不需愁的皇帝,唯一缺乏的,就是自由。

我想,年轻的溥仪确实有过与婉容出国念书的念头。然而,皇帝的身分太大,在诺大的权力下这个梦想也随着时间而不足以道。史料说溥仪无法忘情,所以才会沦为日本「伪满洲国」的一棋傀儡。

然而,我看着《末代皇帝》中被逼供的溥仪,这个连鞋带都不会自己绑的人,从他有记忆以来,最拿手的本领,大概也只有做皇帝吧。我并不觉得溥仪无法忘情皇帝这个身份有什么不对,因为那是溥仪最擅长的一件事;或许更应该说,这也是溥仪唯一会做的一件事,哪怕他做的不是最好。

只要有人,就会有权;只要有权,就会斗争。

后人无法评断绝对的历史,只能针对史料来做相对评论。因为我们不属于那个时代,自然也无从明白身在其中的选择是如何诞生。惟有些事总能感同身受,如同几个时代的变迁动乱,终究离不开「权力」这样的争斗核心。身份高低永远都有单位可循,这是身为人无法抛去的共同语言。

只是这些兴盛衰败,总在历史的洪流中随之起伏。没有永远的恒定,成就了所谓的公平。

公平总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人生注定的兴衰使然。一如晚年溥仪望着一帮红卫兵,在他们心中可不知爱新觉罗王朝有何了不起。他们心里最重要的,是小册子上的毛主席。

《末代皇帝》我觉得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在颜色的选择上有相同的味道,他们对黄色在影片中运用让我闻到了回忆年代的味道,淡淡的朦胧的黄晕效果使得历史的积淀感再添几分。

黄色作为中国古代皇帝的象征,这种特征在本片中的出现是无可厚非的。

一位西方的导演没有先前的文化积淀,想要拍好一部中国题材的电影,有一个直接简单的方法就是接地气。“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中国的土地是黄色的,因此黄色的出现是必然的。

也不同于国内导演的是,贝托鲁奇并没有过多的把镜头浪费在露骨的交欢上,而是通过黄色的衣服被子等来表现,把影片中第二女主角陈冲塑造成了一个风姿绝代风情皇后。

就像电影的最后,是个奇幻的结局。当紫禁城管理员的小孩对着溥仪嚷嚷着你不能进去时,年迈的溥仪笑笑地说,我以前可是住在这个地方。小孩说他不相信,溥仪便走向龙椅,一手伸进龙椅后方,拿出一只铁罐,这是当年他被送进宫时,大臣哄他送予的礼物,也是当年让平凡的溥仪一下就展出笑颜的玩具。

当管理员小孩好奇地把铁罐打开,里面爬出了一支活生生的蟋蟀。终于,蟋蟀爬出铁罐,获得自由。

而溥仪也终于放下一切纷扰,与世长辞。

或许真正囚禁溥仪的,不只是紫禁城,更是那作为人的本身。铁罐的释放象征,让溥仪终于获得真正的自由,永远离开权力斗争的舞台。

再一回头,溥仪已经消失不见。现在重看这一幕,会觉得其实贝托鲁奇尽管再严肃,内心也一定时时有柔软的那一面。

在这一刻,溥仪才真正的退了位,从此获得自由。

电影中出现过多次关于门的意象,第一次是溥仪被父亲载沣送入宫中时,一扇扇朱红大门在他眼前缓缓打开,代表他即将继任的皇帝生涯。

随着故事推进,溥仪逐渐长大后,开始对宫门外的生活产生兴趣,当他听见生母过世时,悲痛地想出宫凭吊,奈何城内的皇帝没有外出的资格,他像只被娇养的金丝雀,身处这巨大牢笼中,溥仪发疯地骑着自行车往门外奔去,怎料碰上当年那扇宫门,无视他的愤怒紧紧闭着。

那扇朱红大门,阻断溥仪对自由的一切向往。

1924年,溥仪18岁,正式离开紫禁城,打三岁后头次离宫,那扇盼了十数年的宫门总算再度开启,然而溥仪却无因此得到了自由,他前半生急欲挣脱的帝王之名早已成了他的主心骨。

《末代皇帝》则选择跳过部分历史,直接讲述溥仪在天津的生活,在那里,他是雅好文学与音乐的“亨利”公子,然内心里,他却无法舍弃对皇权的欲望,经历一次次颠沛,终于在1934年,登基为伪满州国的皇帝。

而禁闭他的门再度出现。实际上被日本掌控的溥仪,当皇后婉容被带走时,他仍旧无能为力。又是一道红门,在他面前碰地关起,他当宣统帝时没有自由,伪满州国仍旧处处受缚。

电影藉由这一道又一道的门,暗喻溥仪的人生困境,另一面,也从战犯所中的时光,刻画末代皇帝在牢狱中的反省与懊悔,十年时光,等他被特赦后已经是个53岁的老头,光阴匆匆,最终,又是回到了太和殿。

被紫禁城禁锢了半辈子的溥仪前半生千辛万苦的想要逃离,而后半生却是不惜代价的回去。

《末代皇帝》以外国人的眼光看到中国封建王朝最后这段波澜的强弩之争充满了光怪陆离的奇特美感。故宫在镜头中永远的被镀上了一层金,弥漫着大烟的腐朽气息、脂粉的淡然若息、下人们的恐惧鼻息,数不清的故事在上演,龙座上的人来来换换,唯有它稳如泰山,宠辱不惊。

其实不论是清朝晚期的小王朝,又或是民国乃至中国的成立,熙熙攘攘的人群所表现出的麻木和奴性从未改变。

镜头常常从单个面孔上缓缓滑过,空洞的眼神和没有表情的集体都在传达着“请君进攻”的事实。这是一出动荡时代的悲悯情歌,唱给那个不曾放弃努力的年轻人,唱给雨后发芽的新思想,唱给那些抛弃伞在雨中奔跑的自由人。

红墙黄瓦,衣食无忧,却无法掩盖内心的寂寞与苍凉。

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后宫佳丽三千,却无法抵挡命运的戏弄。溥仪即是天之骄子,又是孤独之人,特别是生在末世的溥仪,那个看似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紫荆城,就像是一个用金子所打造的鸟笼,而溥仪就是鸟笼里的金丝雀,遭人软禁、遭人利用,最后留下的只有一个有名无实的称号与傀儡般的一生。

生在末世,乱世般的社会背景,早已注定溥仪人生的悲剧性。

皇帝自从登基那天就成为了自己领地里的囚徒,在退位后仍是。但是现在他长大了,他会问为什么他是所有中国人中唯一一个不能踏出自己家大门的人。我想皇上是地球上最孤独的男孩了。

张爱玲在《茉莉香片》中说:

“她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溥仪又何尝不是一只囚鸟!

无奈,尴尬,落寞,凄惨,悲凉,讽刺,可怜的难以称其为壮志难酬的理想,简单的逃离梦想却在出了囚笼又进监狱中破灭。我能说得出的所有悲剧性的字眼几乎一涌而出,一个人生的传记却如一只被囚禁的孤鸟一样,而且是如此大的喜剧,闹剧,黑色幽默剧,悲剧在那个激荡碰撞的年代构制的精雕细琢的巨大樊笼,那只鸟他能承受得了吗?

其实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溥仪是有统治与治国之心的,只可惜生不逢时,手无缚鸡之力的挂名皇帝,一次又一次成为别人利用的傀儡,只能是有心而力不足,生在末世,实在难成救世主。

大清朝的历史在溥仪的身上画下了句点,处于乱世的背景下,一个小毛孩挑起了国家重任,一直在孤独与救世中徘徊,一心想要重振大清王朝,最终却弄个一败涂地。

其实历史题材的电影是最难拍的,因为往往会被人来回推敲其真实性,而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在这部电影中所要表现的不单单只是一个末代皇帝的历史,而是一个无奈于命运安排的人。历史道不清,说不完,溥仪是一个朝代的终结,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通过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身为末代皇帝的悲哀与苍凉,皇帝是世上最孤独的人,更可况是溥仪呢。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他的一生几乎都在被监禁。

在他的少年时代,缺少真正的来自家庭的关怀,也缺少一代帝王应该受到的教育。他渴望出走,渴望与外界接触,还希望去哈佛读书,带着婉容,但却总是被隔绝在紫禁城的高墙之下。

而当他终于有机会,尽管是被迫的,离开紫禁城的时候,他却没能真正走出自设的牢笼。

就像他离开之前对庄士敦说的“我总是以为我恨这里,现在我却害怕离开”。

再到与日本人合作,不论是天津还是后来的伪满洲国,表面上他的生活依旧,事实上与在紫禁城被束缚一样,只不过换了一张面孔。

皇帝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生活习惯,而不仅仅是身份象征。

尽管他曾试着去改变。

一次是要彻查库存,结果库房被烧毁;一次是拒绝日本人任免的内务大臣,但与会人员因不满而纷纷离开只剩他一人时,他早已无法改变大局。

当他选择与日本人合作的时候,也就选择了逃避他要面对真实世界的事实,活在一座相对安全的城堡。

就像他不曾成行的英国之旅,西方世界对他来说是个未知的旅程,是个需要付出努力迈出城堡的。他就好像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子弟,被保护得太好而不愿意离开温床。直到他最后被捕入狱也是一样,需要仆人来照顾起居,继续皇帝般的生活。

从历史更替来看,溥仪的一生是被动的。从《末代皇帝》来看,溥仪对新中国建设初期的剧变并未起到过多么大的推动作用,就算有,也是一种被动地服从。但是,当他看到东北以至全中国大地上人民所遭受的苦难的时候,他又将这一切揽给自己。

当然这对溥仪而言,也许只是画面对其内心造成的触动,而并不意味着任何承担。社会进步的车轮不会停下,就如同溥仪身在皇宫内与新总统毫无瓜葛一样,一方面他有亲历这些事件,另一方面他又是社会的旁观者,游离在国家兴亡之外。他的苦难好似来自外界,或者在他看来都是外界加之于他而自己不能去改变的。

在监狱里的时候他对曾经的臣子们说他们都不曾改变过。

那么,溥仪自己是否被改变了呢?我想是的,至少他开始学会去自己照顾自己,也能在市井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他又好像不曾变过,正如他回到紫禁城拿出曾经藏在座位下的蛐蛐笼子露出孩子一般的笑容。

虽然这是一部人物传记,但我始终觉得,《末代皇帝》的主角不会是溥仪。他只是历史交替遗留下的产物代表罢了。

也尽管看一群中国人在荧幕上讲英语很是奇怪,但不能否认这是部出色的电影:它与国家无关,与王朝无关,这只是一个渴望自由却不得的人物编年史。

最终错的那一个,也许并不是溥仪......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