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死于马陵之战(大秦帝国赵括与赵军)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04更新:2022-08-11 22:21:04

从古到今,人们总是对桂陵之战和马陵道之战津津乐道,一边惊叹于孙膑的战术之奇妙高超,一边又谈论着庞涓与孙膑之间的恩怨仇恨,很少有人从魏国庙堂去分析这两场战争。

孙膑围魏救赵的战略,看似是针对庞涓的算计,其实他算计的是魏国庙堂,算计的是魏国高层倾轧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

桂陵之战的起因是天象变化,魏国君臣认为这是预示着魏国要一统天下,于是魏国君臣开会讨论,上将军庞涓和名将龙贾主张先攻打秦国,可是太子申和丞相公子卬这两个根本没上过战场,完全不懂战争为何物的公子哥根本不把秦国放在眼里,认为秦国还是商鞅变法前的秦国,主张先统一三晋。

魏惠王本来应该多听听两个将军的意见,可是这个魏惠王很有意思,他决断国事很少客观判断,总是带有个人喜好,重要的是他这个非常信命。

他认为面相贵气的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好的,面相不好的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好。他相信人无天命,谋划再好也不会成功;人有天命,纵使谋划再差,也会歪打正着。也就是说,一个人面相好,什么都不干,只要动动嘴皮子,想要统一天下也能统一天下。

魏惠王就是带着这样的思维决策这件统一天下的大事的,因为公子卬面相富贵,庞涓却是个“先吉后凶”的苦恶相,因此他选择了公子卬的良谋,根据他的想法,只要采用了公子卬的良谋,魏国一定能打胜仗,一定能统一天下,于是这件大事就这么决定了。

当时赵国国君赵成侯新丧,太子赵语继位,主少国疑,人心不稳,正是灭赵的好时机,于是这件灭赵国的大事就这样定下来了,怎么打呢?

魏惠王是这么安排的,龙贾率河西守军防备秦国捣乱,太子申和公子卬率军八万防备齐国救援,庞涓率军二十万进攻赵国。

魏惠王安排的貌似很合理,完美无缺,实际上在魏国攻打赵国时,秦国没有任何动静,龙贾的河西守军只要坚守在河西就算完成任务了,庞涓这一路非常给力,经过多天的浴血奋战,赵国马上就要顶不住投降了,可是就在这时,齐国攻打魏国大梁了。

大梁是魏国新都,城墙无论是宽度还是坚固程度都是天下之最,城内还有用之不竭的硬弩,只要有优秀的将军守城,齐军根本攻不下,可是魏惠王一听说齐国攻打大梁,简直吓坏了,一连给庞涓发了十道紧急王书,下令他紧急回救大梁。

庞涓接到前几道王书时,没有理会魏惠王的命令,继续沉着下令继续攻打邯郸,一定要全面攻陷邯郸,可是当他接到第十道命令时,终于慌了,他不能再抗命了,只得撤军回救大梁。

就这样,庞涓在回救大梁中,陷入了孙膑设置的陷阱,在桂陵进入了齐军的包围,大败于桂陵。

现在问题来了,庞涓率军攻打赵军,公子卬和太子申率八军大军防备齐国,当齐国攻打大梁时,他们在哪?魏惠王为什么不下命令给太子申和公子卬,却一连给庞涓下了十道命令,让他回救大梁?

原来太子申和公子卬本来在东路防备齐军,当斥候报告有齐军越过燕国去救援赵国时,两个人也没弄清楚到底什么情况(是不是疑兵),就率军浩浩荡荡地追去了,追到赵国东部不见了齐军,想当然地认为齐军畏惧他俩撤军了。

人能愚蠢地自信到这种程度,也是世间少有。

两人追到赵国边境,没有追到齐军,不思怎么回事,却怕庞涓攻破赵国独占大功,两人一番计议,不如杀到邯郸与庞涓一起灭赵,也能挣一份大功。当他俩带着八万大军跑到邯郸时,庞涓已经在回救大梁的路上,两人看着漆黑的邯郸城外一片肃杀,竟然不知道如何是好。而这时赵国君臣以为庞涓回来了,吓得要死,正准备逃呢?如果这时太子申和公子卬攻打邯郸,才真是挣了一份大功,结果这两人没有一个正才,反而怕赵国这时杀出来,又带着八万大军尾随庞涓跑了。

这两个人,一个太子,一个丞相,位高权重,在朝堂上说起大话来振振有词,蔑视苍生,可是真正到战场上,就是两个蠢才,占着将领的位置,不干将领的事,白白浪费了八万军队,就在路上瞎跑了。如果没有这两个蠢才,换上其他有能力的将军带领八万大军防备齐军,能有桂陵之战吗?

当时的魏武卒非常有名,战力强悍,硬碰硬,齐国军队根本不是对手,可惜魏惠王只看面相了。

只看面相的魏惠王也知道太子申和公子卬不是带兵打仗的料,出谋划策还行,所以当齐国攻打大梁时,魏惠王才一道又一道命令给庞涓,让他救大梁。如果魏惠王不只看面相,能够知人善任,用人得当,布局合理,即使齐国攻打大梁,也不用让庞涓回救,能有桂陵之战吗?

归根结底,魏国庙堂说话算数的都不干事,真正干事的又说话不算数,有能力的人被无能的人瞎指挥,庞涓就成了魏国的救火队长,而孙膑谋算的正是魏国的这种情况,他算定了只要齐国攻打大梁,庞涓这个救火队长一定会回来救大梁,所以这才有了桂陵之战。

第二场,马陵道之战,与围魏救赵一样,是一个围魏救韩的战役,这被称为战争史上的经典。这个经典战役,虽然体现了孙膑战术上的高超奇妙,但是孙膑谋算的依然是魏国庙堂。

有了上次齐国围魏救赵的经历,这次魏国攻打韩国,应该吸取上次的经验,留一部分人守卫大梁,防备齐军,可是这次魏国根本没有留一个人防备齐国的军队,除了防备秦国的,全部压到攻韩上来了。

攻打韩国这一仗,魏惠王依然采取了太子申和公子卬的谋略,实在是这两人面相好,大富大贵,有他俩谋划,一定能成功,于是太子申当了主将,上将军庞涓辅助,庞涓郁闷的吐血也没有一点办法。

这次攻打韩国,真正出力,指挥战役的依然是庞涓,太子申和公子卬坐在高车驷马中随中军前进。这两人就是来一边观风景,一边捞战功、体验体验名将感受来了,庞涓还得派兵保护这两个蠢才,真是浪费人力物力。

魏国有过一次战败的经验,却完全没有吸取教训,依然是这些面相贵气的人说了算,依然是这些面相贵气的人瞎出良谋,结果魏国军队全部攻韩,没有一兵一卒防备齐军,当齐军故伎重施攻打大梁时,魏国依然犯同一个错误,魏惠王命令庞涓回军救大梁。

庞涓憋着气,想要灭了齐国主力,结果又一次中了孙膑的计谋,在马陵道战死。

这两次战役,纵然有孙膑这个用兵大才的计谋,但是如果没有魏国庙堂的配合,这两次战役也不会这么顺利。所以,还是魏国上层混乱,决策如儿戏,把朝堂倾轧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让孙膑的谋略得逞,也枉送了庞涓的命,魏国也从此由强变弱了。

为何大秦帝国只存在了14年?是什么导致秦朝的灭亡?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秦朝从建立诸侯国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历经500余年,近40位君主。

但它的真正崛起,发轫自秦穆公。

秦穆公执政后对国体、机构都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待国力有了好转之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疆域面积扩大了好几倍。

国家有了实力以后,和邻近的晋国发生了征战,经过许多回合以后最终击败晋国,然后紧接着消灭了梁国、芮国、滑国等小诸侯国,取得西部地区的绝对话语权,一跃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这时期的秦国,已经具有了大国地位的话语权。

从此以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中间经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直至秦始皇等明主,经过400余年的不懈努力,到秦始皇时期,祖宗积淀的成果秦始皇一点都没有浪费,反而是更加发扬光大。

此时的秦始皇已经可以傲视群雄,睥睨天下了。

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八荒吞六合,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的战乱 ,完成了华夏的大一统。

这是亘古未有的伟业,所以秦始皇除了炫耀功业以外,又开始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

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的体制来管理国家;地方上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由中央垂直管理。

他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一郡。

这一制度模式的出现,由此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这种统一标准的制定,其进步意义如今看起来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总括来讲,代表人类文明程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伦理等要素,在秦始皇时代才算真正得到统一。

秦朝由此成为一个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帝国,秦始皇也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但是这么强大的一个大帝国,为何骤然之间就灰飞烟灭了呢?

主要因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我们试分析如下:

一、王朝建立后继续使用法家学说,比此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秦国统一六国以后,尽管进行了这个改革,那个设计,但只有一样没有改变,那就是自秦孝公以来一直实行的《商鞅法》。

秦国在秦孝公时代,确实是靠着《商鞅法》而强大起来的。

商鞅法从人性本恶观点出发,认为所有国内臣民不需要接受任何道德教育,也不需要任何宗教、信仰及价值观。

臣民们一生只需保持人出生时的本性、并详细知晓跟他有关的国家法令,知道做哪些事会受到奖励、做哪些事会受到惩罚就可以了。

所以秦国严禁书籍在国内的传播、严禁从事说教之人在国境内活动,连歌舞、杂耍、说唱之类的艺人都被认为会是蛊惑人心的,以上各类人等凡被举报发现的一律处以极刑。

这种愚民之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秦国比较管用,对于统一以后的原齐国等这些文化发达地区的老百姓,就觉得很不适应,于是产生抵触情绪。

当时的秦国社会组织相当严密,商鞅变法建立了“什伍连坐制”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男劳力以上的都必须分居,独立编户,同时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

这种严苛的法律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国家直接控制了全国的劳动力,保证了赋税收入。统一后的秦国将此推广至全国。

二、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形成高压状态

法家历来主张集权,即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这种君主集权是绝对的: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

秦始皇开辟的中央集权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革新,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导致天下事系于一身,结果走向了极端,权力过分的集中。

为此,君主开始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 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

法家还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

正是基于此,对六国的反叛势力进行了严厉的镇压,注重防患于未然,除奸于未萌;迁关东豪族数百家于咸阳,尽收天下兵器铸为铜人,以弱六国之人。

三、高度的文化专制,导致各种先进文化受到摧残

以焚书坑儒为标志的文化高压政策,基本的出发点在于期望随着政治上的统一,进而统一文化,统一学术,以利于巩固和发展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

在秦朝统一后的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度里,意志的统一和文化统一永远都只能是一种理想。

因为不论中央政权的政治、军事、经济实力有多么强大,只要人们生存的物质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任何文化统一、意志统一的愿望总要落空。

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必然导致文化发展的实际结果与文化统一论者的主观愿望相反。

这种高压政策固然能收一时之效,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则是根本不足取的。

思想专制的结果从表面上看或许有助于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但其实际后果则势必加重思想异端的潜流与再生,使政权的权威严重下降,信用度降低,合作者越来越少,离心者越来越多。

更有甚者,这些原因与结果互为交织,恶性循环——文化高压引起知识分子的离心与不合作;知识分子的离心与不合作,激化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政府必然采取更严厉的高压政策;政府更严厉的高压政策则又必将导致知识分子更加离心乃至反抗。

……如此循环不已,最终只能是政府自食其恶果。

因此,当政府一旦遇到风浪与挫折,这些原本可以与政府同舟共济的人则势必站在政府的对立面,促使政府的危机和崩溃。

四、过重的徭役和赋税

由于皇帝大权聚于一身,好大喜功的思想也开始作怪。于是不顾当时社会的实际承受能力,开始滥用民力修骊山墓、建阿房宫、开灵渠、筑长城、拓直道,全国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在秦始皇所处的年代,放眼全世界,人口超过70万的大城市有几个?

罗马、迦太基、亚历山大港,这些蜚声古代世界的大城市,居然没有秦始皇工地上的人口多!

秦朝的徭役过于严重,并伴有族群间的歧视。就目前对始皇陵边修陵民工的遗址发掘情况来看,记载的籍贯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关东地区的郡县。

秦朝伐匈奴的粮草来自于齐地。漫漫长途,运粮食的车队要2次翻越太行山,3次度过黄河,每65.5石粮食中只有1石可以到达前线。由此可见对关东经济的掠夺到了什么程度。

五、没有完成战争状态到和平状态的及时转型

秦王朝的统一成就毕竟来得太快,使统治者无法从容地选择一种思想作为根本的治国方略。也就是说理论指导跟不上实际需要。

没有完成从战争思维转向和平执政思维的快速转变。在和平时期,仍然沿用统一战争时的惯性思维治理国家,用战争时的管理模式管理民众,把整个国家当做军队进行管理。

秦国统一天下但并不意味着战争结束了,在穷兵黩武的始皇帝心中这只不过是新一轮开疆辟土的开始。

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士卒不敢弯弓抱怨,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秦统一以后的十几年中,秦始皇维持了一支庞大的军队, 进行了多次的大规模战争,完成了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

据估计,当时全国的人口约为一千多万,而当兵服役的人超过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

秦始皇迁移关中50万秦人至岭南与当地民族融合,但导致关中空虚,大大动摇了秦的统治基础。

结语:

秦始皇在完成统一事业的同时,也造成了秦王朝倾覆的条件。西汉的贾山谈到秦代“群盗满山”的情况时说:秦始皇在世时,他的统治其实已经在崩溃,但是由于皇帝以及开国大臣的镇压,没有人敢于和政府对抗。

秦国讲求法治,这种法治是建立在君权基础之上的,皇帝的个人素质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到了秦二世时期,由于胡亥得国不正,在老百姓心目中没有说服力。再加上他根本不懂得国家治理,依然用横征暴敛那一套。

农民穿牛马之衣,吃犬彘之食,在悲惨的生活状态下生存,往往在暴吏酷刑的逼迫下逃亡山林,举行暴动。

所以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它就像一粒火种,一下子引燃成燎原之火。

这把火一烧起,全国各地到处都是起义队伍,这就像推到了“多米诺骨牌”一样,秦始皇穷其一生建立的帝国大厦轰然倒塌。

秦始皇臆想千秋万世的秦王朝,国祚仅二世,15年时间,成为了历史上大统一王朝中国祚最短者。

总结以上几条,最后可以归结为两个字——“苛政”。

参考资料:

《史记》汉·司马迁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