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厅官12年村官朱有志无论什么岗位千万不要高高在上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745更新:2022-09-04 14:18:18

近日,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首届社会贤达推选结果出炉,其中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朱有志被评为“十佳”社会贤达之一。

出生于1953年的朱有志,还有一个身份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他担任厅级干部21年,临近退休,多次辞谢民办高校100万和企业200万年薪的聘请,“讨”了个村官做,担任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从厅官变为村官,朱有志一干就是12年。他带领开慧村从省级贫困村变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朱有志

谈选择当村官

“不要一分钱、不要一分地、不要农村户口,不会在开慧村谋取任何个人利益”

新京报:厅官退休后当村官,这不多见。你当时是如何考虑的?

朱有志:1995年元旦我任湘潭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1999年任常德师范学院院长,2001年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2013年卸任院长,继续担任省政协常委、文史委副主任,2016年我正式退休,当了21年的厅级干部。

从2009年开始,我兼任长沙县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一直到现在,我当了12年多的村级干部。这期间的任职经历有重合。

当了21年的厅级干部,又当了12年的村级干部,这是不多见。很多人称我为“道德模范”、“好人”、“君子”等等,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朱有志在开慧村

新京报:为什么这么说?

2008年,我承担国家重大课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提出要把粮食与石油、货币一样看成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武器”。

退休后,民办高校以100万年薪、企业以200万年薪聘请我,本来我是可以名正言顺拿的。但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党员,在党最需要占领的阵地上,我不去当第一书记未必存在我这样的人愿意去,但拿高薪的大学校长和企业家,我不去自然有人去。因此,我决意在党需要而又未必有人自觉去的地方,用燃烧自己的生命、时间、利益的方式向社会表明,我们党重视“三农”工作、重视集体经济、重视粮食安全,我们要把“三农”这个治国理政的“压舱石”紧紧掌握在党和人民手里。

其实,这也是我做理论研究的一个切入口。理论研究必须联系实际、深入实际。而研究者还必须要与农民有感情,对农业、农村熟悉。这样的研究才有力度、有深度、有说服力、有战斗力。

新京报:为何会选择开慧村?

朱有志:当时我就想找一个农村工作观察站,通过躬耕陇亩的实践来发现农村基层工作的难题和农民的困难,通过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给党做好理论参谋工作。2008年,湖南省委在长沙县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吃饭时我就向时任长沙县委副书记说,我能不能到长沙县的一个村里任个职。他很高兴答应了,并说,我们正在重点发展开慧镇,那你就到开慧村当村支部第一书记吧。听到是开慧村,我说,那好!恰好还可以为建设好烈士家乡尽点绵薄之力!

2009年12月16日,我正式兼任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13年卸任省社科院院长后,我把自己定位为“开慧村民”,一心一意干起了村官。

新京报:你当初给自己提出了哪些要求?

朱有志:我当时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原则,就是不要一分钱、不要一分地、不要农村户口,不会在开慧村谋取任何个人利益。

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村干部怎么当?集体经济怎么发展?是乡村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

新京报:你刚去开慧村的时候,开慧村面临哪些发展难题?

朱有志:那时的开慧村,是一片红色故土,虽然有绿水青山,但却是省级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我在长期调研观察和理论研究中看到,农村发展缓慢源于集体经济弱、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这个问题开慧村也存在。

新京报:你如何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朱有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在当代中国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前些年,村党支部书记面临的是眼前无山、脚下无地、身边无人、袋中无钱的窘况。村支部找不到人、兴不了业、干不成事,没有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老百姓怎么会听你的呢?村支部的作用被虚化、弱化、边缘化的现象非常严重。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极少数村的山林、房产、学校等在几十年前就租给个人或单位,没有什么集体资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非常困难。

村干部怎么当?集体经济怎么发展?是乡村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这些年,开慧村走出了一条路径,我总结为“激活红色‘三资’,壮大新型‘三资’”。

新京报:可以详细介绍吗?

朱有志:红色“三资”是指红色资源、资产、资金;而新型“三资”,指资本、资金、资格。

从党的工作视角看,由于社会主义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建立,尽管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仍然是集体所有,是公有制的。因此,山、水、田、地等自然资源都是红色自然资源,而房产等就是红色资产,党和政府拨给农村建设的资金就是红色资金。这些红色资源、资产、资金一经激活,作为村党组织带领群众用来走向市场,就成了新型资本,在市场中增值的资金就是集体经济,即新型资金。资金多了集体经济就多了,党组织领导农村、服务农民的资格就更强了。

这些年来,我们将开慧村的山、水、田、房、土地等资源,通过置换、流转、引入资本等方式激活;把原老村部、废旧的房子等资产变身为村小学、幼儿园、加工厂等;将上级拨付的各类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比如修路、修渠、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

在这一过程中,村支部同志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激活后的红色“三资”就是我们村的资本,我们将其导入市场,比如幼儿园的租金、土地流转的分红等,将其转化为村集体资金。集体资金壮大了,党组织引导农民的资格也就增强了。

我们开慧村通过这些办法破解了集体经济薄弱的窘境。5年来,新建道路3.8公里、“白改黑”20多公里,家家户户通上水泥路;河流治理、“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美丽屋场”创建、“五零”村建设等也如火如荼,开慧村开启绿色发展蝶变之旅。现在开慧村每年的集体经济已经突破了100万元。2020年疫情期间,我们发出捐款号召,不到3天全村捐款达到26万余元。开慧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显著增强。

谈传承开慧精神

“把开慧精神提炼出来,教育干部、教育群众”

新京报:开慧村在基层党建方面,探索了哪些经验?

朱有志:我把开慧村的经验总结为5个“于”,不断夯实党建基础:

二是敢于亮牌子,号召党员在“线上”、家庭、外面、节日庆典和义务劳动中主动亮出党员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勤于闯路子,探索“企业—党支部—村民”组织联动机制和“红色资源—红色资产—红色资金—新型资本—新型资金—新型资格”的集体经济生发机制和路径走向。

四是乐于登门子,通过党员联户、上门服务等方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00米;每户群众必须有党员联系,把党的领导通过“双向四层联动体系”建构的方式固定下来。

五是精于做框子,用党规党纪和村规民约教育管理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抓实党小组学习的“排、催、查、报、评”五字要求,抓严对党员干部的“四不”要求,不拿村民一包烟、不吃村民一顿饭、不贪集体一分钱、不厚自己一亲友。

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我们距离“传承红色基因、建好烈士家乡、弘扬开慧精神、率先振兴乡村”的目标,还差很远。

新京报:开慧村是如何传承开慧精神的?

朱有志:我们都知道开慧村是革命先烈杨开慧同志故里,但以前是没有提炼“开慧精神”的。我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开慧精神提炼出来,即“忠于信仰的革命精神、勤于学习的科学精神、乐于助人的利他精神、敢于开拓的拼搏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在杨开慧同志短暂的一生中都能找到依据。用这五大精神来教育干部、教育群众。

我们先后组织专家编写出版了《杨开慧》《杨昌济》,将所学所思所悟编成《开慧村语》,推出开慧村村歌《村民最听党的话》,被村民广泛传唱。每年举办一次开慧母爱文化艺术节,在春节、清明节、杨开慧同志诞辰纪念日等,组织村全体党员去集体拜谒,号召村民组长带领群众、儿女及孙辈参加。开慧村还与韶山村结成兄弟村,党支部在每年12月26日去韶山拜谒毛主席。学校从幼儿园开始,要开设课程学习开慧精神,从小传承红色基因。总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开慧精神。

谈群众工作法

“要放得下架子、弯得下腰子、挽得起袖子、迈得开步子、挣得了票子”

新京报:当过厅官后又去当村官,与其他村支书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朱有志:原来我在大学和社科院工作时,领导的是知识分子,我是评教授的教授、管教授的教授;现在领导和服务的对象是农民。由于文化差异和经济结构等原因,农民有些话听不懂、听懂了做不来、做来了做不好、做好了最后没效益。当了厅官又当村支书,有人开玩笑说我,能说洋话(英语)、会读古文、敢打官腔(作报告)、爱讲土话。当村第一支书,我和农民一起下地、一起插秧、一起打稻、一起修路、一起架桥,一起流汗、一起流泪,真正和村民有了感情。

跟农民在一起工作生活,他们厌恶的是你看不起他,烦你摆知识分子的架子。这就要求我和他们一样去干农活,要放得下架子、弯得下腰子、挽得起袖子、迈得开步子、挣得了票子。如果你高高在上,农民也瞧不上你。要通过修路架桥、插秧打稻等各种活动,跟他们一起流汗,真正融入他们。

新京报:你还和村民一起下跪,是什么事情?

朱有志:我们这里有一个习俗,八九十岁老人去世了,去拜祭的人要下跪。我去了之后,放下架子,他们的子孙下跪,我也下跪。尊重农民,他们对你的信任感就不一样。

有一次我们在检查新村部大楼的工程建设,正在二层楼上,突然天下大雨,我赶紧往楼下走!此时,一个不认识的小伙子撑过来一把伞。我问他贵姓,他说,“朱院长,我爷爷去世时,您老人家去下跪了。”这件事令我很感动。有一次,一位领导让我谈农村的感受,我讲起了此事,那位领导说,“你真诚地为他爷爷下跪,他就主动地为你送伞!”

新京报:在工作中会挨骂受气吗?你会怎么办?

朱有志:以前这种情况有过,现在没有了。我举一个例子,有次我们村正在举办“村民最听党的话”演讲会,有位村民刚从外地回来,因为一件琐事把村部的桌子给掀了。我们既不能打他、也不能骂他,只能找一个熟悉他的人把他拉到一旁详细解释。当时有我带的几个博士生在旁,他们也哭笑不得,知道了我在农村工作的复杂和难处。

2014年,我主导“开慧大道”立项。开工时,有些村民不理解,不仅反对还骂人,甚至有人背地里说“滚出开慧村!”但我继续为开慧大道的修建在省、市、县、乡、村来回跑,四处筹措资金,号召大家克服困难,实施自筹、自建、自用、自管,做了大量群众工作。

2017年,长度3.8公里,连通开慧镇与弼时镇,打造杨开慧纪念馆、任弼时故居、缪伯英故居“三点一线”跨区域红色旅游干线的开慧大道开慧段正式通车。道路的拉通,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为发展红色旅游打通了交通“命脉”,来开慧村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更为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

老百姓找麻烦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为我们工作没有做好,村干部与农民之间感情疏远了,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农民憋了一肚子气。村干部缺乏与农民的交往、交流、交心、交谈,这就要理解、关心农民,找到我们工作的差距。

说实话,现在很多农村缺乏村干部与农民之间的沟通机制。我们探索了一种方法就是把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充分利用起来,他们是一支重要力量。老党员对党有感情、对村民有感情,对政策熟悉、对村民熟悉,有工作经验。同时,他们是长辈,也会受到尊重。遇到难题,连续上门去做工作,农民都是通情达理的,他们最后都会很配合。

干部联系群众,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找到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接点”。通过修路架桥、插秧打稻等方式交流感情,互相理解各自的难处。我们需要构建干部与群众交流思想、解决矛盾、加深感情的工作机制。

新京报:作为老党员,与年轻村干部是如何交流磨合的?

朱有志:我会教育他们工作方法。今天的村干部不是农民干部,而是农村干部,他们有知识有文化,需要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每周六,我们开工作例会,研究、讨论工作,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风雨无阻。

有的干部会说,我们已经干得很好了。我说,你是开慧村的干部,就要比别人要求严一些、标准高一些。不要说过去怎么干的,要面对乡村振兴战略,想想未来怎么办。我对年轻村干部提要求,同时要关心关爱年轻村干部,教育引导他们想办法做好群众工作。有时,我笑着说,“你们干得比别人好得多,但离党的要求差得远!”

朱有志与村民在田间交流

谈坚持

“不是因为我的境界高,而是我对党的感情深,这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

朱有志:我们这一代人,长在红旗下,我的学术生命、我的政治生命都是共产党培育的。我的父母都是文盲,从小家里很穷。如果没有共产党,我上不了大学,当不了省社科院院长。1985年,我患上了食道癌,是党组织出的钱给了各方面的条件给我治疗,挽救了我的自然生命。

所以我说,我的学术生命、政治生命、自然生命都是党培育的、给予的、挽救的。我的“命”是和我们的党连在一起,我对党有着特殊的、真挚的感情。我退休婉拒了高薪聘请来做村官,不是因为我的境界高,而是我对党的感情深,这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这不是讲官话,我也无须讲官话。我想用燃烧生命和生命中的时间和精力的方式,让人们在光亮中看到一个老党员对党的绝对忠诚。

新京报:你曾告诫年轻人要“享受煎熬”,为什么?

朱有志:现在我们的很多目标还达不到。比如乡村振兴需要30年来完成,我们完成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我们要铆定目标、克服困难、享受煎熬、坚定不移、理直气壮、勇往直前。

新京报:对比村官与厅官,你更喜欢那段经历?

朱有志:无论是厅官还是村官,我都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集体的温暖、党的温暖。这些年我能做点事情,说明我还有用,党和人民还需要我。

官当多大才算大啊?!之前当大官,现在当小官,在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情,只要不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是为党、为百姓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就很幸福。

无论在什么岗位,千万不要高高在上,把自己当做官,这样你会很痛苦。始终要把自己当“战士”、做党的“螺丝钉”、做普通一“兵”。

新京报:你今年70岁了,还会继续干下去吗?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