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道士道理「崂山道士书生修仙只为金银其心不正黄粱一梦」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94更新:2022-08-11 22:29:48

要学神仙,驾鹤飞天。点石成金,妙不可言。

导演或许不会想到,近四十年后的2020年,很多人是因为一首rap才知道了这部《崂山道士》,一部诞生于1981年的木偶动画,被不少观众誉为中国动画中的艺术瑰宝,评价非常之高。虽然故事简单,内涵易懂,但却在中国动画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笔者也曾经想过,一向对神仙鬼怪故事好奇,自小就接触过不少这方面书籍和影视作品的国内观众,对于《聊斋志异》的故事应该是比较向往的,但一直没能看到关于此类的动画连续剧。

在中国早期的影视剧作品中,还有部分关于这些故事的短期动画电影改编,这部《崂山道士》就是其中之一,以《聊斋志异》的故事为原型进行改编,故事里充斥着中国人特有的情怀和浪漫,特别是在配乐方面,非常有央视版《西游记》的味道,优雅而不失幽默。

这部动画哪怕是现在看来还颇具趣味性,值得观看。

1942年,虞哲光老先生创办并领导了上海第一个木偶戏剧团,此后便开始在木偶戏剧上进行研究,出品过包括《原始人》、《黑天鹅》,《长恨歌》和歌颂民族英雄的木偶戏《史可法》,在这方面多有研究,为此后木偶动画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3年,经过文化部电影局批准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木偶片小组的成立,为中国木偶动画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国内木偶动画也随之进入了高产时期。

根据蒲松龄老先生的《聊斋志异》改编的水墨动画木偶片《崂山道士》是其中比较经典的作品之一,不仅趣味性十足,而且艺术氛围浓厚,还特地邀请了老艺术家程之担任艺术指导,昆曲文丑(小花脸)刘异龙先生担任音乐指导。

作品通过木偶片的方式,呈现了中国古代书生学习,仙庙道观和天上嫦娥起舞三种不同背景的故事情节,将国人早期对影视作品的仙侠故事的观感充分融入其中,小小的木偶却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部短短二十多分钟的动画背后,蕴藏了几位艺术大师的深厚底蕴,值得你用心一观。

从故事内容上来看,简单易懂,在家无所事事的书生王七没事喜欢看看《神仙传》做做白日梦,只有在其娘子的劝诫之下,才会拿起《诗经》假意浏览一番,王七一心只想过上“驾鹤仙去,点石成金”的神仙日子。

没想到这样的愿望也有实现的时候,王七下定决心一定要上崂山拜师学艺,于是偷偷收拾了行囊就上路了,临行前还告诉自己家的看门狗狗“我若得道,你也升天”。

在一步步翻越了崇山峻岭,走过了悬崖峭壁,经过了老樵夫“要想求仙术,哪能怕吃苦”的指点,以及山崖之间的灵猴帮助之后,王七终于到达了崂山的三清观。

得知王七此行的来意之后,老道长就告诉他求仙问道一年半载不可得,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此时的王七一心求仙,态度真诚地拜师求道。

没想到师父让他学习的第一件事却是砍柴,手无缚鸡之力的王七三斧头对不准一个地方,连小树枝都掰不断,还砸了自己的脚。

眼见着师兄弟们砍的柴一天比一天多,他却只想斧头自己学会砍柴,他只用坐等收获就好。

这样的日子一复一日,觉得什么都没能学到的王七终于在一百多天以后爆发了,看着手里又硬又干的大饼,回想起在家中有娘子照顾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熬不下去这种苦日子的王七准备逃回家去。

故事的转折开始,没想到准备下山的王七,却无意看见了师父使用了穿墙术,他还看到了师父剪纸成月,于是就又流了下来。

当师父和他的一众仙友邀请他们这些徒弟来一同喝酒赏月之时,看到凭空变出来的杯子和总是喝不完的美酒,王七忍不住啧啧称奇。

特别是看到师父叫来嫦娥和一众仙子为他们喝酒助兴之时,一众仙子的飘逸舞姿和绝美姿态更是看得众人头颅一下旋转了三百六十度,完全沉醉其中。

还没喝尽兴的道长们,更是将酒宴搬到了月宫之中,看得王七羡慕不已。

宴会过后,师父让众人退下,明日继续砍柴。王七却还跪在那里,早已看透他离去之心的师父问其还有何求,王七说了自己想要学穿墙术的想法。

师父告诉了王七咒语,并教导他学会了这穿墙之术。在王七归家之际,师父还指点了他一番,回去要安分守己不能为非作歹,“倘若动机不良,仙术就要失灵”,只见王七满口答应,马不停蹄的赶回了家。

没想到王七归家之后向娘子展示一番之后,第一个想法却是偷盗别人的金银财宝。

谁家有金,谁家有宝。我穿墙进去,拿了就跑。

此时一心求财的王七不仅仙术尽失,还撞了个满头包。

捂着头喊疼的王七突然惊醒,这才发现一切不过是大梦一场,在他娘子鬼迷心窍的责备声中,故事结束了。

大多数人小时候或许都经历过类似的神仙鬼怪的梦,奇奇怪怪的故事总能给我们的想象一个合理的突破口,让小观众对故事里的嫦娥道长产生一定的向往,对穿墙术飞天术有着根深蒂固的崇拜。

这一系列不符合常理的故事,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世界和想象,还能让我们对背后的行为产生一些思考,经由老神仙之口说出来的话,总会让人带有几分敬畏之情。

其实从王七那个三百六十度转头,很多人就猜到这一定是个梦,但还是忍不住继续跟王七一起看看故事的结局,又或者选择不同,就会迎来和他不一样的结果。

又或者王七代表的是这世界上的许多人,他们沉浸在这样的故事里,需要有人给他们一个警醒,仙术可学,但先要树立好做人的根本。

从未想过,木偶片居然可以和水墨画碰撞出这样惊奇的效果,这是一部真正带有国风特色的作品,早期的水墨动画确实是中国动画史上的艺术瑰宝,这部1981年的作品,还有一万六千多人为其打出了8.6分的高分。

这部作品在2011年重映的时候,曾经掀起过一阵风潮,一部作品就能让国人窥见早期国漫的风貌,将好的作品拿出来学习,现在依然适用。

从作品联系到《聊斋志异》,其实原著中对于王七上山的经过只有寥寥数语,动画却用王七艰难爬山,老樵夫指点,王七在山腰的选择,小猴的帮助等几个画面突出了路途的艰难和王七的执着和纠结。

这黄粱一梦倒因此丰富了许多,对人物的刻画也更生动具体。前面用幽默风趣铺垫,后面的反讽才更加深入人心。再配合中国水墨画特有的古典镜头,故事更有一种深远悠长的意味在里面,古色古香的故事氛围更有蒲松龄老师故事里的那种神秘。

看过《聊斋志异》剧版或者书本的观众或许会有所了解,蒲松龄老师笔下的故事,大多都是借着神仙妖怪的行为反讽人性的种种黑暗面,在他笔下的故事里,鬼怪大多都是和人类相处之后才催生出邪念。

《崂山道士》这个故事一方面讽刺了像王七这样衣来伸手只知假意读书,实则异想天开地懒惰读书人;另一方面是对心术不端的修仙之人的嘲弄和警示,有了邪恶的想法,仙术就会失灵。

还有一点是关于修仙之道,有人说是迷信,有人却因为这个理念做了好事,其实修仙之路还是教导人们不仅要勤学苦练,还要保持一颗正义之心。

中国早期动画喜欢以经典故事作背景,再融入一些比较现代的思想,从而带给一些观众以启迪。这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的一种方式,《崂山道士》虽然故事简单,但背后的思想和对中国传统动画的演绎值得品鉴一番。

为什么说蒲松龄的《崂山道士》,为普通人如何努力指明了方向?

蒲松龄的《崂山道士》主要讲了碰壁的故事,用两句话概括主人公就是:窥小道即语天者,必触硬壁不止。

首先来看看《崂山道士》讲了个什么故事:

话说这崂山地处东海之滨,是海上的一处仙山,山高林密,郁郁葱葱,常年云雾缭绕,自古以来就是洞天福地,群仙修行之处。

城里有一王姓书生,排行第七,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吃穿无忧,渐渐养出了好逸恶劳的性子,不想着怎么考取功名,一心想着修道成仙,位列仙班。自幼被崂山仙人传说勾着心,王七成家后终于不再受父母管束,在这天毅然辞别了家中妻子往崂山求仙问道而去。

历经辛苦,王七终于来到崂山脚下,向人打听了登山之路后,便顺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一路登高前行,但见碧海蓝天,海面是波光粼粼,金光闪耀,山路两边是奇峰突起,重峦叠嶂,蔚为壮观。登山不久,他就无心欣赏美景,只觉越走越累,双腿如同灌铅,便停下脚步仰天叹道:“求仙难,求仙真难呐!”好在信念还算坚定,咬紧牙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日落之前登上了山顶。

王七饥肠辘辘正愁无处投宿, 举目四顾,忽见树林深处有座道观,这道观隐于苍松翠柏之间,红墙绿瓦,玉柱飞檐,仿似仙境一般。王七看罢,顿觉精神倍增,早忘了两腿酸痛。他一口气爬上道观前的石阶,来到道观门口,也顾不得通报姓名,便径直而入。王七在外还只觉环境通幽,谁知内里更有乾坤。只见道观占地极广,古树参天, 绿荫蔽日,树下麋鹿成群,观内引山泉之水,自汇成池,有仙鹤起舞,景致十分美妙,果然是神仙居所。

王七看得入神,边走边看,心内激荡不已,不觉又来到一进更加幽静的院落。只见后堂之中,蒲团上盘坐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士,仙风道骨,神态超然。王七慌忙走上前去,毕恭毕敬地向老道士作揖问候。那老道士既不抬头,也不睁眼,依然闭目打坐。王七再次作揖施礼,那道士方用拂尘指点王七坐下。那道士问王七所为何来?王七便把自幼想得道成仙的愿望说了一遍,并叩头希望拜老道士为师。

那道士轻瞄王七一眼说:“拜师本也不难,只恐你自幼娇生惯养,吃不消修行之苦,你还是回家去吧。”王七一听,心中顿凉半截。他连忙双膝跪倒在地,苦苦哀求说:“请师父放心,弟子什么苦都吃得消。”那道士默然不语,只是摇头。正在这时,老道士的众徒弟们都收工回来, 王七趁此一一向前施礼,并请求众道士为自己求情, 声泪俱下,态度十分诚恳。众道士见王七求师心切,态度又诚恳,便纷纷在老道士面前给他说好话。老道士无奈, 只好收留了王七,王七喜出望外,纳头便拜了师徒之礼。

第二天一早,老道士将王七叫来,把一把大斧交给他说:“从今天起,你就跟师兄们一起上山砍柴、釆药,不许偷懒耍滑。”王七恭恭敬敬地接过斧头,说:“师父放心,弟子一定谨遵师父教诲。”从此,王七天天起早贪黑,翻山越岭,跟着师兄们一起是又砍柴,又采药。

不出一个月,王七的手上就磨起厚厚的老茧,脚上也磨出了一个个血泡。他整天累得精疲力尽,腰酸背痛。躺在床上就心里就开始犯嘀咕:“这一个多月都过去了,每天不是砍柴,就是采药,一点法术也没学会,我是上山修道的,也不是来给你当苦工的。”怨念渐起,便生了下山回家之心。

又苦苦撑过几日,这天傍晚,王七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道观,本欲去找师父辞行。谁知一进门,就看见师父和两个客人正在兴致勃勃的饮酒,辞行的话就咽回去了。天色渐晚,大厅里逐渐变暗,却没人点蜡烛,王七正自纳闷,就见老道士让人取来一张纸,顺手剪了个像镜子一样的圆纸片贴到了墙上。也不见如何动作,转眼间,那圆纸片竟然发出亮光,由弱变强,光芒四射,就如同明月一般,照得室内通明如同白昼。王七惊得目瞪口呆。

这时,只见众道士们来来往往,端菜倒酒忙着招呼客人,王七也赶忙上前,刚刚站定,只听其中一位客人对老道士说道:“今夜良辰美景, 清空月朗,咱们就来个师徒同乐,让徒弟们也都上前来喝上几杯。”说着,举起酒壶就要为众人斟酒,嘴里还说着今日敞开痛饮,不醉不归。王七看那小小的酒壶,最多也就装下二两酒, 一人一杯都不够,何来畅饮一说?他唯恐喝不到,急忙找来酒杯往前凑。说来奇怪,只见这小小酒壶倒出了一杯又一杯,众人都有了几分醉意,那酒壶竟仍然倒酒不止,丝毫没有倒尽之势,王七盯着那酒壶大奇。

又喝了一会儿,大家酒意薰薰,又听另外一位客人对老道士说:“今夜明月当空,美酒佳肴,但总觉得有些寂寞,何不请嫦娥来歌舞一曲,以助酒兴呢?" 说着就将手中的筷子向墙上悬挂的月亮掷过去。刹那间,只见一位美貌少女自月光中盈盈而出,初始只有一尺多高,边歌边舞,从月亮上驾云飘然而下,及至落地,便于常人一般大小。只见那嫦娥轻舒广袖,蹁跹起舞,舞名“霓裳”,轻启檀口:“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歌声清越入云,清脆动人。众徒弟们一个个都瞧得痴了,个个呆若木鸡。一曲舞罢,仙女蓦地腾空而起,衣袂飘飘,渐渐变小向月宫中飞去,随即消失。这时掷向月宫的筷子在众人未回神之前又嘎然跌落在桌子上。

老道士与老友二人抚须大笑,快乐不已。另一位客人又向老道提议道:“今夜故友相逢,又有美酒佳人,甚是痛快,可惜我不胜酒力,两位陪我到月宫中喝杯践行酒如何?”老道士连连点头,说一声“好!”顿时只见三人连同满桌酒菜,平地腾空而起,轻轻地向月宫中飘去,酒未洒,椅未坠,三人仍谈笑风生。不一忽儿,老道士和两位客人都坐在月宫之中畅饮。徒弟们纷纷上前仰望老道士和两位客人,只见在巍峨清冷月宫掩映下,桌上的美酒佳肴和三个人的胡须、眉毛都纤毫毕现,就如同人在照镜子一般清楚分明。

又过片刻,只见月色逐渐暗淡下来,室内顿时又漆黑一片,一个小道士赶忙用火折子点起蜡烛。烛光渐亮,只见老道士一人独坐, 两位客人踪影不见,满桌残羹果核一片狼藉,众人往月亮瞧去,也只是圆纸一张,毫无一点奇怪之处。

王七越发感到奇妙无穷。那老道士问众徒弟:“今夜你们酒可喝足?”众人齐声应道:“多谢师父,我们都喝足了。”老道士说:“既然喝足,就快去歇息,明天早起不要耽误了上山砍柴、采药。”王七随众人回到房中,翻来覆去无法入睡,刚才酒席上发生的一幕幕又在眼前不断浮现:那纸剪的明月、酒壶倒之不尽的美酒、嫦娥的仙姿美态,实在令人陶醉,欲罢不能。他暗暗发誓必要学到此等法术,享齐人之福,便暂时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王七为着法术又耐着性子苦熬了整整一个月,老道士仍然一点法术 也没有传授给他。王七心想:“在这荒山老林里整天砍柴、釆药,何时才是出头之日?师父他老人家还有美酒佳人,他却只能每日劳累不堪。”再加上思念家中妻子,再也不愿忍受,便下定决心要回家去。

次日一早,他便找到老道士说:“徒弟千里迢迢来投奔师父,纵然不能教我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法术,总也该传授我点小法术傍身吧,但至今已过去三个月了,我每天只是砍柴、采药,连个法术的毛都没见到。”老道士听罢,哈哈大笑道:“我早就说过,你吃不了苦嘛!既然如此,也罢,明天你就回家去吧。”王七急忙跪倒:“徒弟在山中做了数月苦工,师父总该授点小本领,才不枉我一番劳苦。”老道士沉思片刻, 问道:“你想学什么法术?”王七想了想说:“我常见师父每天出观入观,墙壁都不能阻挡, 求师父教给我这穿墙无阻的本领,徒弟就心满意足了。”老道拈须笑道:“好,就传你此本领!”

当即将口诀传授给了王七,并说:“你自己默诵一遍,我让你过你再穿墙而过。”王七十分高兴,又默诵了良久,将口诀背熟。老道士让他默念口诀,猛然喝到:“过墙去!”王七面站墙前却不敢再进一步。老道士对王七说: “不要害怕,不要犹豫, 低头直管往前冲,不要迟疑不决,要猛且快!你看我!”说着,老道士又示范一遍,穿墙而去,转眼间又穿墙而回。

王七学着老道士的样子,默默念了咒语,又给自己壮了壮胆子,喊了声“过!”,低头猛向墙壁撞去,果然当他身体触到墙壁时,好像没有什么东西阻挡一样,轻飘飘地就穿墙而出,到了观外。王七回头看墙,无缝无洞,这一下可把他乐坏了,纳头便向老道士拜倒。老道士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回家后要好好修身养性,万万不可借此法术行伤天害理之事。否则法术就不灵验了。”王七满口不迭答应。

第二天,王七辞别了师父和众师兄,拿着老道士资助的盘缠,高高兴兴地回家而去。王七回到家乡,城里的人听说他从崂山学艺归来,纷纷向他询问求仙问道的情况。王七记着老道士的教导,一五一十地向父老乡亲讲述了拜师的经过,独独没有谈到传授法术一事。回家后,妻子见他粗壮结实了不少,以为他艺成归家,痛改前非,非常高兴。

过了几天,王七便故态复萌,心痒难耐,逐渐把老道士的嘱咐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向妻子吹嘘道在崂山学了诸多法术,可以穿墙过屋而不受阻挡。妻子起初不信,王七便有意显摆,默念咒语使用穿墙术到了隔壁房间,妻子惊奇不已。王七对妻子夸耀说:“想我王七学了这等高超法术,以后发财还不是如探囊取物一般轻松?”妻子怕他做那不良之事,正色道:“仙人传你法术,让你修身养性,且不可行那不法之事,面遭报应。”王七却甚是不屑,对妻子嗤之以鼻。

这天夜里,王七躺在床上自己合计:我已经学了穿墙过屋之术,却无用武之地,不用来发财岂不是白学了,再说有这本领,谁人能发觉?想隔壁邻居最近生意兴隆,必有不少金银,何不取些来用,神不知鬼不觉。越想越是憋屈,越想越是胆大,于是趁夜色起来到隔壁邻居墙前,默念咒语轻松穿墙而入。王七进入邻居室内,翻箱倒柜终于找到金元宝,顿时高兴得眉飞色舞,便胡乱塞了几锭入怀,想顺原路返回,默念咒语,说声:“过!”便低头猛向墙壁撞去,只听“咚”的一声,墙没过去,王七头上却起了个大如鸡蛋的疙瘩,顿时疼的他昏了过去。响声惊醒了主人,翻身下床并大喊“抓贼,抓贼!”到书房点灯一看,原来是王七。

等到天色大亮, 街坊邻居都听说了王七偷元宝被当场抓住,人赃并获,纷纷赶来围观。妻子脸面难看,大骂王七丢人现眼。王七在众目睽睽之下,龟缩在地上不敢抬头,又羞愧又气愤,暗骂老道士没安好心,使他丢人出丑。众人纷纷议论道:“不安好心,就算学了神仙教的法术,依然会遭受报应,活该碰壁!”

《崂山道士》给我们的启示:

蒲松龄在本篇文章最后,以异史氏的身份评价道:

人听到王七的故事,都当一乐子,岂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像王七这样的大有人在。忠言逆耳,但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只爱听阿谀奉承,不爱听忠言劝谏。被这些阿谀奉承的言语哄骗得以为自己多了不起,横行霸道,最后只落得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下场,非得是受大难不可。

1、王七是典型的眼高手低,馋懒奸猾之徒,总想着不劳而获,成道修仙。真找到了神仙,又时刻萌生退意,想学仙法还不想吃苦。总想要好的结果,却不想经历奋斗的过程,岂不是痴人说梦?

2、如王七之人还总是被幻想蒙蔽双眼,看到老道变出来的美酒、美女,就想据为己有,却不想受苦受累学习法术。贪图富贵,但是又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容易步入邪途。

3、王七学了一招半式,就以为自己尽得所传,到家跟媳妇显摆,后又不听师父教诲,贪念既起,就用穿墙术行偷窃之事,最后只能成为头撞南墙之人。做人不谦虚,既眼高手低,又学艺不精,明明是井底之蛙,却把自己当成展翅大鹏,焉有不碰壁之说?

总结: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其中很多故事都很有警示意义,值得我们好好总结和学习。《崂山道士》借王七上山修仙然后碰壁的故事,警示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能坐井观天,要能听得进忠言,而不能被阿谀奉承的话所迷惑,最后迷失了自己。

我是@九卿臣儒,愿与您一同用脚步丈量时光,用文字温暖人生,动动小手关注我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非常感谢!)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