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热泪伤痕豆瓣「戛纳电影蚀即使是爱情的悲伤也掩盖不住巨大的时代伤疤」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365更新:2022-09-04 17:18:52

安东尼奥尼

在我看来,杰出的导演同时具备三个特点:对文明、人性和社会有独特而明晰的思考;对人的弱点有深刻洞察的同时又怀有深切的同情;拥有足够的才华和情趣。节选自郑实《光影里的梦幻与真实》。

以爱情三部曲《奇遇》、《夜》、《蚀》而享誉影坛,多次斩获戛纳、柏林以及威尼斯三大电影节金奖,并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安东尼奥尼,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时获得世界三大电影节和奥斯卡奖的大满贯殊荣,他当属第一人。

二战后,科技的高速发展,让世界开始向过去告别。在意大利电影界,也出现了一股新的潮流。这就是影史上被称之为新现实主义的电影新浪潮。其中,杰出的代表作有《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偷自行车的人》等等。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海报

这股思潮深深影响了安东尼奥尼。

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对新现实主义进行了创新。他秉承“生活就是诗的执导理念”,把新现实主义的触角从人物外在,进入到了内心;从普通平民,上升到了城市中产阶级。

这让他的电影,既具朦胧的诗情画意,也不失温暖的现实关照。比如我今天要推荐的艺术电影《蚀》。

电影诞生之初,观众多是社会底层人士。那些自诩为“上流人士”的观众,常常不得不在开场后,悄悄走进电影院。所以作家萧伯纳充满优越感地讽刺道:

电影要成为艺术,唯一的办法就是拍摄一部完全由字幕构成的影片。

拍摄于40年代的《简爱》电影片头

这番话充满了荒谬的偏见。但电影与文学,确实一直存在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牵扯。直到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电影才艰难地摆脱附属地位,成为独立的第七艺术。

而在《蚀》中,这部现在仍然充满了先锋味道的电影,则看到了电影骄傲的独立。它刻意淡化了情节,突出了声音,强调画面,却减少了对白。用一种欲说还休的氛围,呈现了影像的独特魅力。

1、支离破碎的情节

如果你想感受情节的扑朔迷离与跌宕起伏,那这部两个多小时播放时长的电影,可能会让你在多次拖放进度条后失去耐心,而与这部电影失之交臂。

但电影较之文学的优势就是直观的视觉性。所以尽管放弃了常见的戏剧冲突,但我并不认为本片没有故事性。导演运用娴熟的镜头语言,来表达一组组耐人寻味的场景。

导演把表现故事冲突的重点,从一般电影的外在情节,变为了人物内在的情绪冲突。影片开始,身处同一房间的维多利亚和里卡多,其实并没有太多激烈的争吵。但透过两人空洞而疲惫的表情,不多的对白,以及那些充满了疏离感的画面,把人物内心迷离的情绪贴切饱满地传递了出来。

女主人公离开那间略有些沉闷的公寓后,步入的下一个场景,却是一个人声鼎沸的股票交易所。场景的变化,喻示着女主挥别了一场枯萎的爱情,而步入一段新的心路历程。电影通过这种前后场景的动静对比,而非外在的情节冲突,来表现人物心理,进而满足观众的故事欲望。

2、优美隽永的画面。

这部反类型片的艺术电影,之所以能在影史上有它的一席之地,与该电影优美隽永的画面是分不开的。有人评价该电影:

安东尼奥尼精心构建着每一幅画面,没有一寸胶片不是在为艺术服务的。

幽灵不会哭

对比强烈的黑白影像。安东尼奥尼拍摄本片的1962年,距离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已经过去了32年。选用黑白胶片,更多是导演的一种主动艺术追求,而非技术上的受限。

这与阿方索·卡隆曾获三项奥斯卡的《罗马》如出一辙。颇具意味的是,两部电影情节的发生均在60年代,《罗马》电影名甚至是本片的情节发生地。这似乎表明二者心有灵犀的不约而同,更是某种艺术表达的曲径通幽。

女主人公维多利亚,就像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现代荒谬剧里,那位苦苦等待的戈多。她无比纠结,却又最终告别一段相恋多年的感情。

在她的第二段感情中,也是若隐若离。似乎对新的恋情有所期待,却又常常拒人千里。

黑白的画面,具有更强的对比度。《蚀》采用这种纪录方式,呈现了人物间的隔离,以及与时代的格格不入。

越肩的正反打镜头。维多利亚执意离去,而里卡多苦苦追寻原因并极力挽留。两人不平等的关系,反映在构图上。镜头给了维多利亚一个正面的特写,那个可怜的男人,则只有一个模糊的后脑门。

不均衡的左右构图。不借助对白,仅通过一组简单的画面,将人物分别置于画面两侧。很好展示了两人情感上的疏离。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画面人物只占据很小角落,充满画面的是各种物体陈设。暗喻了二者关系中间,似乎隔离着很多芜杂的东西。

随处可见框式取景。导演表现出了对框式取景的特别喜好。在开始的场景里,先是给了一段长达10秒的长镜头,一个类似工艺品的东西,与一口扔满了烟蒂的烟灰缸,一同被摆在空的相框后面。

然后女主角不断出现在门框,窗户中间,形成了一幅幅看似轻描淡写,却寓意深刻的画面。

这些人造物,似乎把人束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与天地里,让人丧失了活力与自由。同时,更表现了人与物的界限模糊,让人成为了镜头里的另一种物体。

它体现了导演的某种担忧:在高速发达科技面前,人的物化与异化。

3、意味深长的环境音。

在电影的经典叙事里,声音只是对当时环境的真实再现。体现着一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所见与所得。

但在安东尼奥尼镜头里,环境音除了它本有的意义,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在维多利亚与里卡多分手的房间里,一直充斥着风扇转动的声音。它传递了现场的闷热与压抑,更营造了一种无处不在,让人心烦意乱的躁动。

后来,维多利亚一人漫步于安静的街道,听到了一排旗杆,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在这里,声音一举从附属的元素,变成了画面的主角。

它不再是场景的再现,而是主人公挣扎内心的外化。这些旗杆的咚咚作响,像极了人物内心的摇摆不定。处在感情空窗期的她,如同这些光秃秃的旗杆,内心无比空旷却又身不由己。

在安东尼奥尼的电影里,声音不是简单的昨日重现,而是传递情绪的载体,也是表达主题的隐喻。

“这是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结合的愿望从来没有像我们这个社会那么强烈,那么理想化;另一方面,渴望结合的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苛求。作为这两个矛盾的折衷就是大家不组成一对。”卡夫曼《伴侣社会学》。

现代文明社会进程的重大成果,就是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独立。作为中产阶级的典型,电影的女主人公维多利亚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经济上拥有体面的职业,衣食无忧。精神上拥有艺术品位,追求思想独立与自由。

但她在追寻自己的爱情之路上却陷入迷茫。在结束了一段漫长的恋情后,似乎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最后仍然患得患失,让追求她的皮埃罗无所适从。

男权主义旁观。

在第一段恋情中,里卡多在明知无法挽回的情况下,仍然对维多利亚的移情别恋念念不忘。他一再追问,想知道那个男人是谁。

尽管维多利亚清楚告诉他,并非其他人的出现导致两人分手,但里卡多并不相信。

其实,维多利亚给出了原因。当里卡多试图亲热时,维多利亚拒绝了,并说道:请别再重蹈覆辙了。

男人对她只有肉欲之爱,而并无精神上的共鸣。这是维多利亚无法忍受的根源。

后来,她似乎爱上了皮埃罗。但其实他们是活在不同世界两个人。

皮埃罗的车被醉汉开进河中,被打捞出来后,两人有一番对白。维多利亚反问:你担心的是车体。言下之意,你不惋惜那个醉汉的死去吗?

但英俊的皮埃罗并未意识这点,他答到:当然还有发动机。

后来,在皮埃罗的房间,维多利亚无意看到一根有着美女图的钢笔。

她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与皮埃罗新购进的宝马车没什么区别。他当然爱惜有加,但不过也只是一件喜爱的物品罢了。

甚至,维多利亚对皮埃罗的若即若离,却更激起了他的好胜心。当两人最终抱在一起后,皮埃罗还露出了一丝狡黠的微笑。

其实皮埃罗非常清楚,他感觉与维多利亚在一起,就像是身处异国。他知道与维多利亚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对于煞费了一番苦心的猎物,他必须志在必得。

女性主义凝视。维多利亚表面看起来是个高冷的女人,但其实内心热情似火。她忧郁表情里,其实藏着一个单纯的孩童之心。

在电影中,她不苟言笑。但有限的几次大笑,都是源于一些简单的快乐。比如看着小狗站直着用两只脚走路;看见浇灌草坪的水管喷出薄雾式的水花;隔着玻璃窗户亲吻。

当然,她的单纯却总是伴随着细腻的敏感。两人走过草坪,维多利亚兴奋地跑到了水管前,还不忘调侃:我在这也浪费了你的时间了。

在她看来,男人往往是功利的。当皮埃罗夸耀自己在股票交易市场激情四溢时,维多利亚却泼了一盆冷水。她认为那不是工作场所,而是你死我活的格斗场。

我希望从来没有爱过你,或者爱你更深一些。

这是来自维多利亚内心的声音,也是她的爱情宣言。所以,即使是面对英俊的阿兰德龙,她也是无比的纠结与失望。

美国作家约翰·格雷认为: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他们是来自不同星球的不同物种。安东尼奥尼作为一名男性导演,用简单的黑白影像,对女性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凝视。

二战结束后,人类从满目疮痍的战争中走了出来。那个时候,基础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让人类文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但人们很快发现,战争的阴云像一个无处不在的幽灵,笼罩在世界特别是欧洲大陆的上空。

《蚀》拍摄与1962年,这一年世界历史上发生了一桩触目惊心的事件。美国和前苏联,因为古巴导弹危机,两个核大国剑拔弩张,核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电影中,男女主人公充满了迷离无助的眼神,就真实反映了身处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世界前途的担心。

陷入分手胶着中的维多利亚,为了摆脱室内压抑的气氛,拉开了窗帘。但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硕大的水塔,外形像极了一座腾空而起的蘑菇云。

女主人公看似随意把一块木头,丢入一个锈迹斑斑的废铁桶中,电影却突兀响起了一阵教堂的钟声。

电影的最后揭开了谜底,这个废铁桶终于锈出一个破洞,而桶里的水也很快流干。随后,电影画面切换到一张报纸上。

一向以隐晦象征作为主要表现手法的导演,这次却简单粗暴,不言而喻地表现出了时代的集体伤痛:笼罩在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欧洲,对核威胁的担忧与绝望!所以这教堂的钟声,弥漫着一种绝望的回响!而那个破掉的水桶,似乎隐隐表现了世界的穷途末路。

电影中两次出现了马车,它们快速从街头的一端,快速飞驰而过。它直接表明了导演对现代文明的担心,甚至渴望回到过去的田园牧歌生活中去。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了一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这种超级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很快促使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大大加快了二战的战争进程。

而随着冷战的开始,美国及前苏联,又研制出了威力更大的氢弹。

原子能的发现,让人类掌握了更大的毁灭能力。人们还未从享受科技的便利中回过神来,转头就在毁天灭地的恐怖图景里瑟瑟发抖。

而代表着公权的国家机器,消除核战争威胁的办法就是:制造更多、威力更大的核弹头。

这种疯狂的核军备竞争,并不能消除恐慌,只会把世界带向一个更加不确定的未来。

作为无核国家的意大利,这种恐慌表现更为明显。所以公共精英知识分子安东尼奥尼,沉重地在黑白的影像世界里,控诉着世界的疯狂。

这种对世界未来不确定的担忧,才是全片疏离感的根源。

结尾:

安东尼奥尼悲观认为:

现代人生活的世界没有和科学技术相匹配的必要道德工具,人无法与环境、同伴及周围的物体建立真正的关系。

《蚀》的结尾,导演似乎忘记了这原本是一部爱情电影。最后一个镜头,闪亮的路灯占据了整个画面,耀眼的光芒如同核爆一样强烈。

可能在导演看来,即使是爱情的悲伤,也掩盖不住巨大的时代伤痕与痛楚!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