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到此并未结束你知道梁山英雄们后来的结局吗(水浒传结局如何)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657更新:2022-08-12 00:03:46

《水浒传》是一部被腰斩的小说,现在只剩下前七十回原著,施耐庵写的故事到梁山大聚义这段就戛然而止了。因而,《水浒传》没有大结局。然而,梁山好汉征方腊前后散的散、死的死,几乎都是有结局的,怎么能说《水浒传》没有大结局呢?

现在比较通行的《水浒传》是一百二十回本,这个版本可谓是一个“百衲本”,是由容与堂本、袁无涯本等等版本拼凑起来的所谓的“水浒全传”。虽然是一个东拼西凑的本子,但其“大结局”却是完全一样的。

这个版本的“水浒传”最后一回是“宋公明神聚蓼儿,徽宗帝梦游梁山泊”,大致情节是这样的:

宋江因为征方腊有功,被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做了这样的大官,自然是要衣锦还乡的。于是,宋江在东京辞别侥幸活下来的梁山兄弟。还在东京的戴宗、阮小七也因故不愿意为官,便与宋江作别。

书中交代,戴宗纳还官诰,去了泰岳庙,后来大笑而终。戴宗死后却多次显灵,庙祝便以他的骨胎为他塑了像。阮小七则回到石碣村赡养老母,寿至六十而亡。这两个好汉因为不愿意做官,都得了善终。

柴进、李应、杜兴也效仿戴宗、阮小七,辞官回乡,回复到梁山之前的富翁状态,做了一介良民,俱得善终。而呼延灼、朱仝则参加了抗金战斗,呼延灼杀到淮西阵亡,朱仝则追随刘光世大破金兵,直做到太平军节度使。关胜则在大名府训练军队时喝醉了酒,因“醉驾”坠落马下,不幸身亡。

到得此时,梁山被封了官的好汉只剩下宋江、卢俊义、吴用、花荣、李逵这五员正将。以下的故事,就是交代这五个人的结局了。

话休絮烦,这五个人大概是因为贪恋官职,因而,都没有得到善终。蔡京、高俅、童贯、杨戬四贼嫉恨梁山好汉,瞒着宋徽宗,暗中以毒酒、水银毒杀了宋江、卢俊义。宋江明知自己喝了毒酒,担心李逵因此报仇造反,便把李逵从润州叫来,毒死了黑旋风。

吴用、花荣闻知宋江已死,为了义气,这两人双双吊死在廖儿洼,葬在了宋江的墓旁。宋江的兄弟宋清回乡葬父,便留在了郓城县宋家村。后来,他的儿子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至此,梁山一百单八将全部有了大结局。

宋江在廖儿洼一带屡屡显圣,百姓为感念梁山好汉,重建大殿,妆塑神像三十六员于正殿,两廊仍塑七十二将。年年享祭,万民顶礼。书中说,楚州廖儿洼“至今古迹尚存”。

“水浒传”至此完成大结局,这个结局似乎也能照应原著故事,宋江等一百单八将死后被封神。但是,我却说,这不是在颂扬梁山好汉,而是在亵渎《水浒传》,美化宋徽宗而达到丑化梁山好汉聚义造反,宣扬忠君思想的目的。

所以,“水浒传”这样的结局甚是荒诞不经,彻底背离了《水浒传》的原著精神。

因为原著被腰斩,施耐庵的故事肯定是没有结局的残缺故事。但是,腰斩《水浒传》者肯定不是金圣叹,他只是斩掉了续书《征四寇》。金圣叹其实是以袁无涯的百二十回本为蓝本,伪造了一个“贯华堂本”,腰斩《水浒传》还轮不到他。

原本,《水浒传》恐怕不止七十回书,梁山完成大聚义之后,一定还会有故事。后文故事中,宋江不但继续反皇帝,还要反玉皇大帝、反玄武大帝。也就是说,宋江既反“天子”,又反了天子的“天”。

施耐庵除了继续书写梁山英雄故事而外,还将在文本中继续隐藏真历史,更加露骨地揭露大明王朝的秘闻。因而,《水浒传》从永乐年间成书,一直到嘉靖年间时才有版本刊行。此时,大约过去了一百余年。《水浒传》面世的时候,就已经有续书了,从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版本来看,就是一百回的容与堂本。

续书完全站在《水浒传》相反的立场,无限制的宣扬忠君思想。因而,“水浒传”才得以流传。虽然《征四寇》荒诞不经,但若没有这些续书,《水浒传》恐怕早就失传了。从这个角度讲,续书也是有功的。

腰斩《水浒传》的不是金圣叹,而是大明王朝,金先生不过是斩掉了续书而已。现在,我们依然能够从百二十回本的“水浒传”中明显读到腰斩的“创口”: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这回书,其实就是腰斩之后再“缝合”的两段截然不同的故事与主题。

金圣叹从这个“缝合”处开刀,斩掉了后面的所有续书,只保留了七十回半原著。这样“腰斩”之后,故事就不完整了。于是,金圣叹说:施耐庵《水浒》正传七十卷,又楔子一卷,原序一篇亦作一卷,共七十二卷。

金圣叹以此为“依据”,把《水浒传》调整为七十回书,另有一篇楔子“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又伪造了一篇施耐庵的序言。在此基础上做“宋史断”,依据《宋史纲》“淮南盗宋江 掠京东诸郡,知海州张叔夜击降之”,补写了一段“梁山泊好汉惊恶梦”,作为《水浒传》的大结局。

这个结局其实并不比《征四寇》好到哪里去,甚至更反《水浒传》,反施耐庵。金圣叹的故事打着尊重历史的旗号篡改历史,让梁山好汉集体死于张叔夜的屠刀之下。梁山好汉临死之前,张叔夜破口大骂,说梁山好汉是“万死枉贼”:

你等造下弥天大罪,朝廷屡次前来收捕,你等公然拒杀无数官军!今日却来摇尾乞怜,希图逃脱刀斧!我若今日赦免你们时,后日再何法去治天下?

金圣叹斩掉《征四寇》,目的不是为梁山好汉鸣不平,而是要将这伙乱臣贼子赶尽杀绝。如果说《征四寇》的结局是为了歌颂宋徽宗,那么,金圣叹的忠君思想比续书来得更加直接,更加露骨。所以,金圣叹所设计的《水浒传》结局不仅违背了历史真实,更颠倒了黑白,彻底反转了原著精神。

不过,金圣叹这样改、这样骂、这样杀,反倒为《水浒传》正了名,这就是一部描绘造反的小说,梁山一百单八将就是拒杀无数官军的造反义士。

《水浒传》原著的最后一回,原本写的是梁山好汉大聚义。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定座次后,施耐庵以一首赞诗,高度赞扬了梁山好汉,称他们是均贫富、等贵贱的“替天行道”大英雄。赞诗之后,施耐庵进一步升华主题,以梁山好汉对天盟誓这样的情节,预示梁山好汉将“保境安民”,去边上一刀一枪抗击金兵,完成“替天行道”的终极使命。

这处情节后,《水浒传》便被腰斩了。腰斩之后,画风突变,续书这样写道:梁山好汉不受任何约束,没有统一号令,闲时肆意下山抢劫杀人。劫得的财物先私自坐地分赃,然后才解送山寨纳库公用。

梁山好汉瞬间回到了王伦的草寇时代,大聚义时刚刚立下的誓言立即作废。续书这样迫不及待的反转,目的是为了迫不及待的写招安。草寇不招安还能怎么样?

金圣叹不仅诬赖梁山好汉是“万死枉贼”,比草寇还坏,更不容许他们招安。让张叔夜把他们悉数斩杀于草丛之中,草寇的下场就是死在草中。

《征四寇》完全不顾历史真实,把梁山好汉写成了屈膝投降的招安草寇,金圣叹则以正史为幌子,暗中深恨造反起义的好汉。这两种大结局其实是一种腔调,宣扬的都是忠君思想。

梁山好汉却如正史记载的那样,最终还是投降招安了。这一点,施耐庵并没有回避,在“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故事中,就以朱武的苦肉计演绎了宋江的投降招安。宋江同样是因为“副贼”被擒,无奈率领梁山好汉向张叔夜投降。但是,从朱武、史进的故事中可以读到,张叔夜不会对梁山好汉痛下杀手。

《宋史·徽宗本纪》、《张叔夜传》中记载,梁山好汉四处袭扰,朝廷征讨无果,宋徽宗便下令招降他们。宋江拒不投降,杀到了海州。宋徽宗得知情报后下诏,命海州知府张叔夜“招降之”。既然是招降,宋江又率众投降,张叔夜怎么会抗旨杀了梁山好汉呢?

《大宋宣和遗事》中说,梁山好汉战败投降后,因征方腊有功,被封为节度使。这处记载与《宋史·侯蒙传》相同。而李若水在《捕盗偶成》中也说“大书黄纸飞来敕,三十六人同拜爵”,宋江依然不会在投降之后被斩杀。

其他如《皇宋十朝纲要》、《三朝北盟会编》、《梁溪集》等史料中都表明,宋江及梁山好汉不仅参加了征讨方腊,而且,还攻打过幽州,抗击过金兵。

史料中所记载的梁山好汉事迹,基本上都被施耐庵写进了《水浒传》中,在前七十回书中,埋下了非常多的伏笔。因而,《水浒传》的大结局既不是《征四寇》写的那样,更不是金圣叹篡改历史瞎编的那样。

施耐庵为《水浒传》设计的大结局,一定会是一个英雄的大结局,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完成了使命,便回归道家紫府,上应天星去了。

在《水浒传·引首》故事中,施耐庵就“预告”了梁山好汉的大结局,说是“三十六员天罡,下临凡世,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间。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这段话,其实也有可能《水浒传》的一大结局。

梁山好汉聚义造反,大闹赵家社稷,在前七十回故事中,宋江率领梁山好汉先后攻打过祝家庄、高唐州、青州、华州、东平府、东昌府,斩杀了宋徽宗的国舅慕容知府。大聚义时,一百单八将全部上应天星,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全部聚齐。如此,便照应了“引首”的预告,伏线揭晓,故事便可以大结局了。

梁山大聚义时,宋江提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主张,隐藏的是梁山好汉抗金的故事。两番攻打曾头市,这便是梁山抗金的英雄义举。宋江荡平了曾头市,把金国兵马驱逐出境,也等于是完成了“保境安民”的下凡使命,故事也可以结局了。

因而,《水浒传》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梁山大聚义”。

但是,从全书的故事来看,这样的结局恐怕显得十分的唐突,前文很多伏笔都没有交代清楚。《水浒传》中的伏笔很多,此处只讲两处。

第一处,是二龙山三个头领的伏笔故事。这座山寨的大头领鲁智深原本是老种经略相公手下的廉访使,后来,又被拨到小种经略相公那里做提辖。书中的“老种”出自《宋史·种师道》传,就是种师道本人,而不是有些专家说的是种师道、种师中的父亲种世衡。如此,小种就是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施耐庵为回避对号入座,在似真似假中暗藏历史真实,便把这两个种氏经略相公写成了父子。

《三朝北盟会编》、《梁溪集》等史料中说,“招安巨寇杨志”先后在种师道、种师中手下做选锋首,将选锋军(先锋敢死队)攻打幽州,抗击金兵。施耐庵以鲁达的故事,暗藏了杨志抗金这条历史线索,又以武松、杨志共同的“去边上一刀一枪”搏出功名的暗示,为后文伏线,以历史真实继续书写英雄的传奇。

因而,《水浒传》的大结局恐怕就不是“梁山大聚义”了。

另外一处更明确的伏线写在了九天玄女庙,书中说,宋江在这里见到了“二龙戏水”,这个隐喻说的是北宋两代皇帝五国城“坐井观天”。因而,《水浒传》恐怕要写到靖康之难以后,梁山好汉一定要完成对照夜玉狮子主人金国王子的反击,才算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因而,击败金兵才是《水浒传》的大结局。

《征四寇》说,宋江在宣和六年(1124年)就被毒死了,很多读者竟然信了。靖康之难爆发在靖康年间,时间是公元1127年,也就是靖康二年。假如宋江死于宣和六年,他怎么能见到“二龙戏水”呢?

梁山好汉完成了“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使命后,又会去哪儿呢?假如梁山好汉都没有了局,《水浒传》也是不会结局的。按照“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的伏线设计,梁山好汉将集体上应天星,回归到道家紫府,成为北斗七星群中的天罡地煞。

这条大伏线不断出现在书中,其中,智真长老、罗真人、晁天王都暗示了这样的结局。

所以,《水浒传》的终极大结局就是梁山好汉以“保境安民”的英雄故事结束,以上应天星大结局。

《水浒传》这样的大结局宣扬的是英雄主义、爱国主义,这也是历代统治者所需要的,为何还要被腰斩呢?因为,梁山好汉只保境不辅君,或者说只爱家国,不爱君主。

这部书的主题是“替天行道”,施耐庵以三个层次的“替天行道”,讲述了一段梁山英雄的故事。

书中第一次出现“替天行道”,就是在九天玄女殿,是九天玄女以威逼利诱的手段,假传的“天言”。九天玄女殿写的就是皇宫,九天玄女隐喻了赵匡胤、宋真宗、宋徽宗、宋钦宗、朱棣等等皇帝,他们都是“天子”,因而,传的是“天言”。这个“天言”就是:替天行道,辅国安民。君国一体,说白了,辅国就是辅君,此处的“替天行道”实际上是“替天子行道”。

罗真人是张天师的徒弟,这代张天师是宋徽宗时期的虚靖先生,道家“雷法”的发明者。雷法就是《水浒传》中的五雷天罡正法,是霹雳大仙所掌管的雷部大法。原来,霹雳大仙、张天师、罗真人,包括梁山的公孙胜竟然是一伙的。

所以 ,罗真人继续传达“天言”:替天行道,保国安民。公孙胜奉命隐藏在梁山,以五雷天罡正法降魔,监督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保国安民”。

虽然罗真人的主张比九天玄女更进了一层,但依然含有“辅国”之义。梁山天罡地煞全部聚齐后,金国的兵马已经来临,宋江便背弃了罗真人的主张,把“替天行道”上升为“保境安民”。如此,梁山好汉便与皇帝无关了。

结合“二龙戏水”的伏笔,梁山好汉最终肯定将在被迫招安后再举义旗,他们脱离皇帝的约束,抗金保境。历史的真实确实也是如此,靖康之难后,北宋哪里还有皇帝呢?无国无家,国破山河在,梁山好汉“保境安民”,施耐庵是何等的家国情怀。

赵匡胤是霹雳大仙,梁山好汉出世是一声“十万军中半夜雷”。一百单八将大聚义时,又是一声巨响,一只夹着火的大金盘降临梁山。这只金盘出自《大宋宣和遗事》中所记录的赵匡胤《咏日》诗。诗中写道:须臾捧出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金盘是赵匡胤的自喻,《大宋宣和遗事》还说,赵匡胤的这句诗是北宋被金国所灭的预言。

梁山好汉原本是霹雳大仙的战将,但却不保他的王朝,岂不是翻了天?

玄女之“玄”对应的是“嘉祐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这组数据同样出现在了玄女殿,是以宋江吃下的三杯仙酒、三杯仙枣,以及天书的尺寸来暗示的。三月初三是玄武大帝的诞辰,也就是说,九天玄女此处被降格贴

上了玄武大帝的符码。而宋真宗、朱棣都是极力推崇玄武大帝(真武真君)的,这两代皇帝都是以玄武为“天”。

《水浒传》中的九天玄女绝不是帮助黄帝击败蚩尤的道家最高阶神,而是玉皇大帝敕封的民间女神。玉皇大帝是宋徽宗所封,全称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宋徽宗自称是这位上帝的长子,也就是“天子”。

施耐庵以三卷天书暗示,宋江自一打祝家庄、高唐州被高廉的法术杀败之后再也不看天书,再也不以天书行事,这就等于反了九天玄女。

因而,《水浒传》不仅反皇帝,而且,把这些皇帝所崇拜的“天”都反了。由此而论,无论是《征四寇》还是金圣叹,他们所设计的《水浒传》大结局是完全没有读懂《水浒传》,因而是荒诞不经的。

既然宋江他们翻了天,又如何回归上界呢?曲终人未散,谜一样的《水浒传》,它的大结局到底是什么啊?

《水浒传》的结局好多人都很失望,那你想要的完美结局是什么呢?

现在能看到的《水浒传》的结局,疑似后人改写的,并非施耐庵的原笔原意。如果细读前七十回,便可发现,施耐庵在文本中隐藏了梁山好汉的归宿,也预示了全书的结局。原著中所埋下的伏笔,结局并不是现在版本中所写的那样。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浅说《水浒传》的版本

现在的通行本,主要采用三种文本:万历年间刊印的容与堂本,金圣叹删节的贯华堂本,以及明中期以后续写的、清代曾单独刊印的《征四寇》本。

但是,不论采用哪种版本,《水浒传》的结局大致都是一样的,就是宋江、卢俊义等人被奸臣害死,宋徽宗神游梁山泊终局。

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出版四大名著时,《水浒传》采用的是金圣叹删改的贯华堂本。这部书只有七十回(外加“楔子”),金圣叹塞进去一个恶梦作为全书结局,梁山好汉都被张叔夜擒杀了。这个结局也曾为很多续书所采用,是篡改了张叔夜招降(是招降而非擒杀)这段历史所给出的结局。

奇葩的是,现在通行本有采用这个版本的,还照搬了金圣叹设计的恶梦。但是,后面的五十回书则以《征四寇》补之,结局又与其他通行本一样,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

这样的版本实际上是把上述三种版本糅杂在一起,做成了一个新的版本。人民出版社有一版《水浒传》与众不同,没有采用清代的《征四寇》作为续书,而是去掉了剿田虎、灭王庆两个故事,总共一百回书。据说,这是依据1966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发现的古本容与堂本所发行的一个版本。

不过,据绿野老道考证,这个版本也是有后人塞进内容的嫌疑,《水浒传》的结局同样涉嫌被篡改。这一点,可从民国时期的唐圭璋所编的《全宋词》可窥一斑。这部《全宋词》中,收录了宋江的《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念女娇·天南地北》,而出现在“菊花之会”上的《满江红·喜遇重阳》,以及宋江佂辽凯旋时所写的《减字解连环·楚天空阔》却没有被收录。仅从这条信息,便有理由质疑,民国版的容与堂本与现在通行本是不一样的。

既然版本出了问题,那么,通行本《水浒传》的结局便不是《水浒传》的结局,而是《征四寇》的结局,或者是其他什么的结局了。

续书及电视剧的结局

《水浒传》的续书有很多种,除了《征四寇》之外,还有《荡寇志》、梅本《水浒传》、《水浒后传》、《后水浒传》等等二十余种。这些版本各弹各调,都按照自己的愿望狗尾续貂。

《荡寇志》的结局采用金圣叹恶梦,作为《水浒传》的结局。讲的是梁山好汉被张叔夜率领雷部三十六神将全伙剿灭,宋江、卢俊义、吴用等人被押到东京汴梁绞杀。虽然这部书很令人不满,但却照应了“楔子”,也就是洪太尉放出来的妖魔最终被道家收押,化作一团黑雾镇锁在牛渚山。

梅本《水浒传》也是有头无尾,接着金圣叹恶梦写,内容却与《荡寇志》截然相反,宋江带领梁山兄弟继续造反。忽然有一天雷轰石碣,神摄天书,以此暗示梁山好汉全体牺牲。

《水浒后传》则是紧接着《征四寇》来写,说是幸存下来的梁山好汉重新起义,与朝廷作对。《水浒传》中神秘失踪的王进、栾廷玉也加盟到队伍中,并且义勇抗金。因抗金有功,栾廷玉、李应、王进、关胜、呼延灼还被封为五虎上将。但是,朝廷却与金国割地求和,这伙人便投奔到李俊的暹罗国,传播中华文明。这样的结局却是皆大欢喜的了。

其他续书不一一枚举。

电视剧的结局基本上按照《征四寇》的版式,几乎没有动过刀斧。只不过在林冲的结局上做了大的改动,尤其是98央视版的林冲结局很是奇怪。这一版的电视剧中,林冲还没有等到朝廷招安,便因为不能杀高俅而气得吐血,最终提前去世了。这也是为了维护林冲形象所设计的剧情,也就顾不得违背原著精神了。所以,绿野老道说电视剧《水浒传》毁了施耐庵的《水浒传》。

九天玄女庙所预示的《水浒传》结局

此处,也只能是初探,因为深探则需很大的篇幅,得另写文章阐述。举两个原著文本例子,来分享一下《水浒传》中预伏的结局。

首先是第四十一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所设伏线,预示的《水浒传》结局。

这回书有一个细节值得重视,就是宋江受了三卷天书之后,九天玄女命两个青衣女使把宋星主带出九天玄女殿时发生的事情:

青衣道:“恰才星主受惊,不是娘娘护,已被擒拿。天明时,自然脱离了此难。星主看石桥下水里二龙相戏。”宋江凭栏看时,果见二龙戏水。二青衣望下一推,宋江大叫一声,却撞在神厨内,觉来乃是南柯一梦。

宋江的这个梦便是真梦,预示着宋江最终的结局。宋江并不是在剿灭方腊后,就被奸臣设计毒死了,而是一直活到了靖康年间。此时,因为北宋王朝出现了两个真龙天子,太上皇赵佶与宋钦宗赵桓,历史就演绎了“二龙戏水”的闹剧。宋江应当就死于这场北宋最末时期的“帝争”之中。

那么,照此伏笔,《水浒传》的结局大致就是宋江灭了方腊,受到朝廷封赏。因为佂剿方腊的主帅是童贯,宋江便很自然的成为童贯“胜捷军”之一部。靖康元年时,童贯裹挟徽宗南渡,试图在镇江复辟。但是,阴谋很快被宋钦宗察觉,童贯、蔡攸、蔡翛等被诛杀,宋江及梁山好汉也死于这场政变阴谋。

当然,施耐庵不会这样直接的写,或许是以这件事为背景,照应九天玄女庙的情节完结全书。

罗真人最终收束全书

其次是《水浒传》的结局与罗真人有关。

九天玄女殿上,九天玄女告诫宋江:

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未断,道行未完,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懈怠!若是他日罪下酆都,吾亦不能救汝。

这是九天玄女为宋江预示的两个结局,“重登紫府”或者“罪下酆都”。所谓酆都就是鬼城,也就是说,宋江如果在“替天行道”这个道路上有所懈怠,没有按照九天玄女所嘱咐的“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去做,便会被打入地狱。于是,宋江的结局被处死,而《水浒传》就此完结。

那么,紫府又在哪里呢?

第五十二回“戴宗智取公孙胜,李逵独劈罗真人”中,有一段对罗真人紫虚观的描写,是一首赞诗,这首诗很长,捡两句最重要的说说:

只此便为真紫府,更于何处觅蓬莱?

原来,紫府在这个地方。九天玄女预示,宋江的最终归宿便在罗真人这里。这个结局应当是合乎文本逻辑的,因为,洪太尉误走妖魔中就讲到,宋江及梁山好汉是从龙虎山地窖里放出来的妖魔,要到下界通过“替天行道”的洗礼,断绝魔心,以重归紫府。由罗真人按照九天玄女的旨意收束全书,施耐庵也是预设了伏线的。

《水浒传》的总纲原本就隐藏在“楔子”与九天玄女庙之中,施耐庵以这两个大章节来架构全书,最终的结局必然与此有关。

我所喜欢的《水浒传》的结局,就是能够看到真本中,施耐庵是如何结束故事的。

《水浒传》最早刊印于明嘉靖年间,可惜,现在仅剩残本存世,也是一部无头无尾的故事。不过,我有一种猜想,容与堂《水浒传》真本有可能完整的保存着,只不过不便流传罢了。

至于《水浒传》真正的结局是怎样的,现在的版本已经很难考证了,以上几种猜想,只是与水浒爱好者分享一点读书心得而已。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