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河南饥荒饿死多少人「1942河南饥荒幸存者回忆很多人饿得肚皮薄如纸吃饱后就撑死了」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329更新:2022-08-12 01:07:14

一路上全是白花花的榆树,树皮早已被扒光了,不论大的还小的,没有一颗幸免,可活下来的老人说,吃了树皮,即使能熬着活下来,还是会病死的。

1938年,黄河以北地区几乎被日军攻占,徐州会战后,日军准备攻占郑州,为此,蒋介石下令,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阻止日军继续进犯。为了保密,大多数人不知道黄河决口,千万人口受灾,此次事件的功过众说纷纭,但却给当地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因为黄河决口,89万人因此罹难,还有390万人流亡,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某种意义上说,黄河决口改变的了河南的生态环境,也是1942年河南大灾荒的原因之一。

从1942年春天开始,河南就不下雨了,旱灾伴随蝗灾,加之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的不作为,可怜的河南老百姓,只得面对最艰难的处境——没有饭吃。

当时,河南处于抗战前线,排除旱灾、蝗灾之外,河南的老百姓还要供给部队的粮草,面对兵匪的盘剥、沉重的赋税,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汤恩伯的部队纪律最差,不仅随处抓壮丁勒索钱财,老百姓家中的粮食、牲畜全部被搜刮一空,有的兵更为可恶,在抓到一只母鸡后,还会索要20个鸡蛋,老百姓将粮食交上去之后,就什么也剩不下了。

事实上,在此之前,因为是战时,河南的百姓已经很难了,平常也就以野菜、杂粮度日,但到了1942年,这些也就没有了,随即大家把能吃的东西都被找了出来。

榆树皮被磨成粉末,再做成榆树饼,除此之外,还有花生壳,枣壳、甘蔗皮、红薯秧等等,当然,这些东西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要花费之前数倍的价钱,才能买到。

在洛阳附近,到处都是白花花的榆树,树皮全部被人剥掉了,一眼望去,没有一颗幸免。据《偃师县志》记载:

“7月,蝗灾、风灾,粮食收货仅一至二成,人多以树皮、草根、观音土、雁屎充饥,灾民19万。”

据当地韩雷松老人回忆,民国第三十一年,村里的大多数人都逃走了,刚开始,他们就去挖野菜充饥,之后野菜没有了,就去剥榆树皮,回来煮着吃,很快榆树皮也没有了,他们就吃大雁屎。

大雁屎中有一些没有消化完的粮食籽,成为了罕有的“美食”,事实上,大雁屎不可能比榆树皮多,对于无数饥民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观音土则是一种白色黏土,在荒年,很多人会拿它充饥,其饱腹感很强,但吃完之后,无法消化,就会凝结在肠子内,最后被活活胀死。韩雷松老人回忆,大雁屎比观音土强,最起码不会被胀死。

在洛阳、郑州等国统区,各个县都出现了大型“集贸市场”,人们将家里所有的东西拿出来卖,希望能用东西换一点糊口的东西吃。

卖的东西多种多样,有戏服、西装、棉被、大衫,几乎凡是能想到的,这里都有,每个人都想卖掉手中的东西,然后换成食物,回去保住妻儿老小的命。

这里面还有很多穷苦的人,他们没有衣服、货物可卖,就在地上摆着几个破碗、几个铁钉或者是一双破鞋、一根牛绳子,即便如此,这也是他们仅有的东西了。

越是这样的东西,越没有人买,即便按照他们的价格卖出去,也买不了一升小米,很多人就这么待着待着就饿死了。

在汜水的集市上,有一对老夫妇,老大爷须发皆白,而老太太已经没什么头发了,他们在集市的最尾端,摆在地上的是一个磨得锃亮的弹花锤(弹棉花用具),还有一根锄头柄,这大概就是他们的所有资产了。

老夫妇只顾在那哭泣,根本不招呼买主,如果有人来问,老太太都会说卖100元,说完就继续哭,很明显,这些东西根本不值这个价格,但他们也只能这么卖,因为100元才能买到他两人一天吃的粮食。诚然,没有人会买这两位老人的东西,他们的结局也可想而知。

大大小小的“集贸市场”,天天如此,而饿死的人则越来越多。

在电影《1942》中,有这样一幕场景,财主把女儿卖了,换了几升小米,女儿在给伺候人洗脚的时候,蹲不下来,原因就是她由于饿得太久,一下子吃得太多。

人饿到一定程度,会寻找一切能吃的东西,一旦有了饭吃,就会拼命吃,如果吃得太多,就会被撑死。

许昌的陈玉芳老人回忆当年的场景:

“村里有100多户,就那一年,绝户的不下6家。”

陈玉芳家有兄妹四人,陈玉芳是老大,为了能让两个弟弟活命,妹妹就被卖了出去,换来几十个红薯,救了两个弟弟的命。

据陈玉芳老人回忆,在饥荒的年代,能活命的就是平常吃得少的,饭量大的多半经不住饿,他们村30个人中,就有10个被饿死。

到了第二年,有了点麦子,饥饿的人成群结队地钻进麦田,用手抓着麦穗就往嘴里塞,他们已经饿了一年了,肚皮薄得和纸一样,根本经不住一顿饱饭,很多人就这样被撑死了。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