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陌刀为什么没出土(唐朝陌刀怎么消失了)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206更新:2022-08-12 01:29:38

最近看了一部历史记录片,名为《古代兵器大揭秘——唐代陌刀》。

其中对于陌刀的讲解,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唐六典》中记载:

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马步水路咸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

足以可见,陌刀不仅是瓦解骑军的利器,也是唐朝时步兵作战的不二之选,乃至就连水军也可用。

(隋朝后期与唐初的陌刀最重将近五十斤,也有三十七斤的制式,后经过改良,到中唐乃至晚唐时,重量减轻至15斤左右。按照唐度量衡来换算,当时的1斤约等于现在的220克来,也就是说经过改良后的陌刀,大概重约15斤(今)左右。)

造成作战用途如此广泛的原因,自然是因为陌刀足够长,按照上述记载,刀柄加刀刃,共一丈长,按照唐朝时的度量衡来换算,整刀长达近三米。

试想骑兵冲锋时,面对手持陌刀,将刀刃连排竖起的大唐步兵,的确难以应对。

可是问题来了,既然陌刀作用如此之大。

为何至今我们没能在更多的史料中见到陌刀的记载?甚至也没有相关的历史文物出土呢?

总结来说,原因共有三个。

相信这一点很多朋友肯定非常熟悉,陌刀的造价不菲,已是被各路历史高手吹破的主题,但我这里想要展开说一说。

陌刀的价格高昂,不止是很多文章里所写的造价,比如“一把陌刀价值100贯”,还在于后期维护。

因为陌刀的刀刃整体狭长,所以在步兵手持陌刀进行挥砍时,较易出现刀刃翻卷,乃至折断的情况,这也是为何大名鼎鼎的陌刀队,总是在阵中被排列在最后方,以求作战陷入困局时破阵所用。

主要原因还是这一把把的陌刀,后期维护与修复起来的难度很大, 且耗费的钱财也不菲。

陌刀队也一样,纯冷兵器抗衡的古代战场里,陌刀本身的造价不菲,决定了要打造如此强大的一支军队,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

这也是除了唐代以外,我们没能在后世见到关于陌刀记载的主要原因。

根据《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三》里的记载,发展到中唐乃至晚唐,一把陌刀的重量,已经由隋末唐初时的三十斤或五十斤,减轻为后来的十五到二十斤。

试想隋末或唐初时,但凡能够举起陌刀的士兵,臂力自然是十分惊人的,然而可持续作战的“续航能力”也会大大降低,因为如此重的刀,哪怕是天生神力,也不可能始终挥砍自如,早晚都有力竭的时候。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三·张兴传》:举陌刀重五十斤乘城。贼将入,兴一举刀,辄数人死,贼皆气慑。

为了尽可能发挥出陌刀的战斗效能,所以对于陌刀队平常的训练,以及最初的人员挑选,自然就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身强力壮,耐力持久,这些就是基本素质,在此之上,肯定是耐力更强,力气更大的人更有资格当选陌刀队的成员。

然而,道理我们都懂,并非人人都是天生神力,一支常规军队的人员很好配备,但仔细想想,能扛得起重达五十斤的陌刀,还要在战场上挥砍自如,这种人才真的是凤毛麟角。

所以退一步说,即使大唐有钱无限造陌刀,但能够配备的人员却有限,而且特种作战所配备的资源也是不同的,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的训练费用,军饷开支,全身装备等等等等,每一笔单独算下来,好像也不高,但若是成建制的搞一整只军队,那可就变成天文数字了。

因此,基于陌刀本身的不便,比如重达五十斤这一点,也注定了陌刀在战场上使用的不长久。

如宋代,长柄刀这一类别,就发展出了新式的棹刀。

(棹:zhào,原意为划船的一种工具,类似船桨,棹刀也是因为形状与其类似,故得此名。)

古之军刀,大多数为严格管控的器具,不仅禁止民间私藏,也禁止民间私造。

目的自然是防止浪费,毕竟一把陌刀寸铁寸金,本来每一把都该用在战场上,结果却成了某人的陪葬品,白白浪费耗费工匠心血与不菲钱财打造的作战利器。

当然,由于陌刀是长柄刀,本身就比一般战刀更具威慑力,从中唐至晚唐的藩镇或五代时期,陌刀经常被当权者充当“门面”。

比如唐宪宗时期,宰相裴度辅佐治国有功,但也损及了一部分朝中贵族的利益,宪宗为了防止有人谋害裴度,便命令内库取陌刀,弓箭,赐予左右街使,保护宰相裴度上朝。

这既是一种皇权威慑,同时也是保护重臣人身安全。

《新唐书·卷九十五》:初,武元衡之死,诏出内库弓矢、陌刀给金吾仗,使卫从宰相,至建福门而退。

到了五代以后,再到宋朝开国,都没能复现陌刀的光辉,原因自然是后世朝代,难有当年盛唐的国力与尚武之风,而武器这种实打实的兵戈,不仅考验一个国家的锻造技术,自然也考验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并非宋代没钱造,只不过到了宋代,诸位也都知道重文轻武,同时在北宋以后,大宋王朝长期陷入守城的困局,在守城战中,需要在开阔地带抵御骑军的陌刀,自然也就失去了最大效用。

同时得益于冶炼技术的发展,宋代的战刀也出现了更为多样化的形式,再融合宋时的思想,战刀变得更为轻巧精湛,既方便日常操练,也便于战中挥砍,如棹刀之类更为轻便的长柄刀开始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并取代陌刀在长柄刀中的地位,成为当时军队的主流佩刀之一。

棹刀

也因此,很难在后世见到如陌刀般大开大合的“巨型兵刃”,那一句“挡者皆为齑粉”,也随着各方面俱是霸气侧漏的陌刀,终是消散于历史长河之中。

——————

为什么说大唐陌刀是骑兵克星?

雄霸世界500年的唐直刀

建立在先进技术上的汉刀,辉煌了至少700年之久,直到隋唐时期出现更为先进的唐直刀为止。

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代,中国的刀的制造再上了第二个顶峰。

南北朝时期的西魏时代,中国人终于发明了马镫,这个小小的马镫让骑兵由此称霸世界军事舞台长达1000多年。

有了马镫以后,马上的近距离格斗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一个臂力平平的骑兵战士,使用马镫,借助马的力量,可以轻松将一个步兵砍成两断。一个这样的骑兵在马上,前劈后砍,左突右撞,完全可以对付好几个精锐的步兵。

就算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时代,西路军远征新疆的时候,非常擅长拼刺的红军战士,往往要好几个人联手,才能对付一个军阀马步芳的穆斯林骑兵。

骑兵技术再次迅速发展,成为一股可以决定国家兴亡的重要作战力量,刀也就更重要了。

到了强大的唐代,受北方号称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突厥人的威胁,唐代以骑兵成为作战重要力量。

突厥的力量极为强大,他们骑兵总数高达40万,甚至比后来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还要多的多。蒙古骑兵鼎盛时期,不过25万左右。

突厥骑兵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如果他们愿意的话,他们可以纵横世界,甚至找不到对手。

隋朝历史中,有明确记载的突厥大规模入侵和抢掠,就有67次之多。当时是隋朝末年,汉人几乎无力抵抗,连隋炀帝也险些完蛋。

启民可汗之子始毕可汗,趁中原内乱之机脱离隋朝,并于615年率10万骑兵攻隋,围困隋炀帝于雁门(今山西忻州代县)一月余,后撤围退兵。

鉴于突厥如此强大的威胁,依靠传统的汉族步兵很难有效对抗。

在隋唐期间,汉族统治者都采用大量骑兵对付突厥人。

其中以唐朝时期骑兵,发展到达顶峰!

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李世明,就是一个极为重视骑兵的皇帝。李世民父子太原起兵的时候,他们麾下就有5000骑兵,其中2000匹马是购买的突厥马。

李世民学习能力很强,他学习突厥骑兵的特点,编组了机动性强,攻击力惊人,又非常灵活的轻骑兵。他最喜欢的战术就是分析敌人布阵的薄弱处,然后亲自率领骑兵,以泰山压顶之势将其冲垮。

如李世民率骑兵进围薛仁杲,李靖以3000骑夜袭定襄等。此种出奇制胜的战法,一直沿用至后唐及五代,甚至步兵也用此法,如李靖平萧铣之战。

---------------威风八面的大唐铁骑和他们的唐直刀。唐直刀是后代无法突破的一个顶峰了!

这支轻骑兵也是唐统一战争中的主力!在唐军中,骑兵和步兵比率高达1:3,这可谓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次了。

唐朝建立以后,更是极为重视骑兵发展,养殖的官马就高达70多万匹。

唐朝统治者认为:突厥骑兵从小长于马上,骑术和使用武器的能力应该强于唐军,这是唐军天生的劣势。

为了弥补这方面的劣势,必须从战术和武器上取得领先,完全压倒敌人。

这个结论同汉朝统治者完全一致!

唐军骑兵近战武器已经是清一色的刀,只有少量指挥官使用仪仗剑,刀也成为主要的骑兵武器之一,自然是发展的重点。

而刀的工艺已经登峰造极,成为一种兼实战兵器和艺术品为一体的东西,它的代表作就是唐直刀。

唐朝直刀的制作工艺基本和日本倭刀相同。当年日本人,就是从中国学走了这些技术,简单的加以仿制和日本化的改良而已。

唐直刀是自汉代环首刀一脉相承而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对环首刀的改良。

唐直刀维持了环首刀的单面开锋、厚脊薄刃与直脊直刃的特色,取消了过去环首刀柄首的圆环(对双手握刀有一定影响),延长刀柄更适合双手持用,作工、装饰亦更精良华丽,并出现各种长短尺寸的刀身以对应各种战况

唐直刀使用的技术让人极为惊叹,包括:复合钢铁,切刃造和镐造的刀形状,用烧土来淬刃,造刃文,反复锻打钢铁 -- 名为百炼钢技术。这些都是当时全世界最好的兵器制造技术,甚至在其后保持了几百年之久的领先优势。

唐直刀的制造工序为:以纯铁渗碳后对折,多层迭打。刀锋淬火而刀脊不淬火。并将其工艺分为“三十炼”、“五十炼”、“百炼”等铸冶技法,不断冶炼、锻打、淬火,分步脱碳净化,颇似揉面,使铁百炼成钢,更为坚硬锋利。

唐直刀相比环首刀最大的特点是包钢刀、灌钢技术、折叠打造技术。

这些技术让唐直刀相比环首刀,性能上又有大幅度的跃进。

包钢技术也就是后来倭刀使用的技术,刀的内部是硬度较软的钢铁,而表面则是硬度较高的钢铁。

外层钢铁采用百炼法反复打制,非常费时费力,但由于全刀外硬内软,制造出来的钢铁硬度好,更为锋利,杀伤力更大。

一般认为,包钢的武器和夹钢武器相比,除了性价比,保养和坚固程度以外,其他的所有属性,都比夹钢刀和全钢刀要好。

而灌钢技术也为宿铁,是比炒钢技术更先进的冶炼技术。历史记载最早的宿铁造刀者,是侍奉过北齐神武皇帝高欢的道士綦母怀文。

根据古书记载: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也就是说把生熟铁交替夹杂,以泥封闭放入炉中加热,利用生铁熔点较低的特性,将生铁液熔渗到熟铁中,然后再加以锻打,即可得到品质精纯的钢材。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钢中含碳量的多少,可以得到制作刀刃的高碳钢材。

一般认为,炒钢技术是古代中国冶金最高峰,之后就很难有大的突破了。

注解:炒钢技术,即将炼出的优质生铁在空气中加热,使之熔化或半熔化,并不断进行搅拌,增加氧气和铁的接触面积,使铁液中的碳氧化,从而可以获得较为纯净的钢或熟铁。

折叠打造技术在环首刀上也很常见,主要是增加刀身的强度和韧度,让其不易折断,但唐直刀更为厉害。

工匠需要将钢铁反复捶打折叠,使得钢层层叠叠,多则可以达到数千层。这样的钢材更为坚固,极难折断。自然,代价是较为费时!

唐直刀威力极大,无论砍杀还是直刺,都可以轻松刺穿重装的铠甲,是款极为可怕的武器。

在当时,唐直刀是整个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刀,直到火器时代开始,也没有一种其他的刀可以超越它,连衍生出来的倭刀也不行。

唐和突厥进行了30多年的战争,最终的结果是突厥大败。

唐朝分别于640年和657年彻底击败东、西突厥,俘虏东突厥颉利可汗和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导致了突厥汗国的灭亡。

西突厥的一部被迫西迁到中亚,他们和当地民族融合,后来又继续进攻欧洲,消灭了东罗马帝国,也就是现在的土耳其人。

如果唐朝是一个仅此于汉朝的第二个顶峰,那面下面的中国刀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上图唐直刀和下图的唐陌刀,都是堪称艺术品的佳作。

宋朝的朴刀

之后的宋朝,刀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唐朝灭亡以后,中国分裂长达70多年之久,唐朝传统的战马产地,都被北方的辽国,金国,蒙古控制。

没有马,何谈骑兵呢?

宋朝骑兵由此一落千丈,被迫成为以大量步兵为主,少量骑兵为辅助的一支军队。

很多人认为:宋之所以在几百年间,都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压制,还曾经被攻破首都,被迫南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大量骑兵,无力在北方平原和敌人铁骑抗衡。

宋朝的步兵,很难抵抗强悍异族骑兵的大规模冲击。

宋时刻处于优势敌人的压迫下,王朝也就成为一个中国历史上比较弱的朝代。

骑兵既然成为配角,那么刀也就自然黯然失色了。

这一时代,刀开始从骑兵转为大量装备步兵。

唐朝时期就出现了步兵使用的陌刀,陌刀主要是对付骑兵的。它长击短接皆可适用,刀形似剑,双开刃,前锋略宽,连柄可长一丈,重15斤,兼有近战刀和枪的功能,为古代特有的斩马剑。

陌刀的制造工艺不亚于唐直刀,相当珍贵,是作为军队重要的战争物资装备的,严禁民间私造和私藏。

唐代陌刀兵号称唐朝最富攻击性的独特兵种,因要求的苛刻和挑剔,训练和配备一个陌刀兵的成本和周期,不会比一名骑兵少。

以唐朝举国之力,也只在天下四大都护府之一安西大都护府,才有军级的编制。唐军中的步兵的陌刀如墙推进战术,创造了盛唐时期辉煌的战争历史,也创造了陌刀的神话,特别是在对抗安息、大食等国的那些轻甲甚至无甲的沙漠轻骑兵的战斗中,特别有特效。一刀斩去,基本是人断马断。陌刀军的参战,在任何可查询的战例 中都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陌刀军作为战斗序列中单独的作战力量,在唐军的征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宋代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大量装备陌刀和斩马刀。

轻便的朴刀和红缨枪成为宋朝步兵的制式装备,小说《水浒》里面梁山泊好汉几乎人人都会使朴刀。

鲁智深曾经和史进联手对付,伪装成僧道的两个歹徒。除了鲁智深以外,九纹龙史进、生铁佛崔道成、飞天蜈蚣邱小乙他们三个,都是用朴刀。李逵回家接母亲去梁山,意外遇到老虎。李逵杀死几只老虎,用的也是朴刀。

至于梁山上武功最强的林冲和杨志第一次见面,也斗过一场朴刀,双方不分胜负。

这并非小说夸大,而是宋军的特点。

唐直刀和陌刀都极好的武器,也有着造价过高,制造周期太长,容易损坏,不易于保养的缺点。

唐直刀由于使用多种制造技术,又要花费铁匠极长时间打造,售价是很贵的。传入日本的一些唐直刀都被当做艺术品收藏,不作为实际战斗的武器,因为舍不得用。

而唐直刀和倭刀都的表面一层都是低碳钢,刀在复杂条件下很容易生锈,必须经常的维护。

我们在很多电影中看到日本武士擦刀,这并非他们在耍酷,而是不这样不行。养护这些刀还要用专门的植物油、刀鞘等等,费时且要花费很多心血。

造价很高的唐直刀,全部是整体制造,又是包钢技术,还有个致命缺陷,就是一旦损坏无法修补。

日本武士自己也说过,真正大规模作战还是要用长枪;用倭刀的话,可能一次格斗就会损坏刀刃,下面就没法用了。

唐直刀也是这样,如果经过一次猛烈的磕碰,刀刃损坏,刀的锋利程度也就大打折扣,这把刀也就废了,因为无法修补。

这种昂贵的武器适合作为决斗武器,并不适合大量作为军队制式武器。除非这支军队规模很小,或者国家极为强盛,非常财大气粗。

日本战国时代初期,两个普通大名作战规模通常很小,很多大名麾下的职业武士不过几十人,最多百来人。这点兵力,让他们可以从容装备唐直刀这类昂贵武器。对于高达几十万规模的中国军队,这就是不可能的。

唐朝时期军队数量很多,消灭了宿敌突厥以后,周围再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和唐对抗,军队也就大幅度削减,所以安禄山出动10万大军就可以一路杀到长安。

唐军百分之三十的骑兵,佩戴唐直刀。

唐朝可谓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富裕程度可谓第一,有大量资金用来装备部队。

所以唐直刀有以上的缺点,装备财大气粗的唐军骑兵还是完全可以。

可是,这对于宋军就不太合适。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