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开国功臣六十四人的结局善终到最后的往往也是最令人放心的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763更新:2022-08-12 02:50:38

朱元璋能建立大明江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手下有一大批名臣武将,如比肩萧何的李善长、能谋善断的刘伯温(刘基)、百战不殆的徐达、先锋大将常遇春等等。

这些人在洪武年间也先后因功被封爵,如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就一次性封了六公二十八侯二伯,共三十六个功臣。后来又陆续因功封了很多公侯伯爵,算下来,整个洪武年间,朱元璋共封了六十四位功臣,然而,这些功臣的结局又如何呢?

下面,我们按照这六十四位功臣死亡的先后顺序逐一进行一下排名:

1.广德侯华高,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四年(1371年)死,无子,爵除;

2.宣宁侯曹良臣,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五年(1372年)战死;(二代侯爵受蓝玉案被诛)

3.淮安侯华云龙,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七年(1374年)因僭用元宫之物召回南京,死于途中,42岁;(二代侯爵受胡惟庸案被诛)

4.德庆侯廖永忠,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八年(1375年)因私自穿龙案衣服被赐死,52岁;

5.诚意伯刘基,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八年(1375年)病逝,64岁;

6.卫国公邓愈,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十年(1377年)病逝,40岁;(二代公爵受胡案被诛)

7.临江侯陈德,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十一年(1378年)死;(二代侯爵战死,胡案爵除)

8.东平侯韩政,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十一年(1378年)死;(二代侯爵受蓝玉案被诛)

9.济宁侯顾时,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十二年(1379年)去世;(二代侯爵受胡案被诛)

10.靖海侯吴祯,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十二年(1379年)死;(二代侯爵受胡案被诛)

11.忠勤伯汪广洋,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十二年(1379年)赐死;

12.永嘉侯朱亮祖,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十三年(1380年)父子被鞭笞而死;

13.江阴侯吴良,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十四年(1381年)死;(二代侯爵永乐十二年因罪失爵)

14.营阳侯杨璟,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十五年(1382年)死;(二代侯爵受胡案爵除)

15.汝南侯梅思祖,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十五年(1382年)死,后追胡案爵除;

16.蕲春侯康铎(已故蕲国公康茂才之子),洪武三年(1370年)袭封,洪武十五年(1382年)死;

17.宣德侯金朝兴,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洪武十五年(1382年)死;(二代侯爵受胡案爵除)

18.安陆侯吴复,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洪武十六年(1383年)死;(二代侯爵建文二年失爵)

19.曹国公李文忠,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十七年(1384年)病逝,45岁;

20.巩昌侯郭兴,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十七年(1384年)死;(二代侯爵受胡案爵除)

21.临川侯胡羙,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十七年(1384年)因扰乱宫廷被赐死;

22.魏国公徐达,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十八年(1385年)驻守北平得背疽而死,53岁;

23.六安侯王志,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十九年(1386年)死;(二代侯爵死后受胡案爵除)

24.永城侯薛显,洪武三年(1370年)封,谪居海南。洪武二十年(1387年)还朝途中病逝,后追胡案爵除;

25.乐浪公濮英,洪武二十年战死,追封金山侯;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追封为乐浪公;(二代侯爵受蓝玉案爵除)

26.安庆侯仇成,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侯,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病逝;(二代侯爵受胡案爵除)

27.海西侯纳哈出,洪武二十年(1387年)封,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死;(二代侯爵受蓝玉案被诛)

28.东莞伯何真,洪武二十年(1387年)封,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死;(二代伯爵受蓝玉案被诛)

29.南安侯俞通源,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二十二(1389年)年死,后追坐党爵除;

30.韩国公李善长,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受胡案被诛,76岁;

31.延安侯唐胜宗,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受胡案被诛,55岁;

32.吉安侯陆仲亨,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受胡案被诛,54岁;

33.荣阳侯郑遇春,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受胡案被诛;

34.平凉侯费聚,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受胡案被诛;

35.南雄侯赵庸,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受胡案被诛;

36.宜春侯黄彬,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受胡案被诛;

37.河南侯陆聚,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受胡案被诛;

38.雄武侯周武,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死;

39.航海侯张赫,洪武二十年(1387年)封,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病逝,66岁;

40.郑国公常茂(已故鄂国公常遇春之子),洪武三年(1370年)袭封,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被贬龙州后去世,35岁;

41.东川侯胡海,洪武十七年(1384年)封,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病逝,63岁;

42.靖宁侯叶升,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受胡案被诛;

43.江夏侯周德兴,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因子作乱宫廷受诛;

44.西平侯沐英,洪武九年(1376年)封,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病逝于云南任所,48岁;

45.凉国公蓝玉,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永昌侯,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封凉国公,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46.怀远侯曹兴,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受蓝玉案被诛;

47.景川侯曹震,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受蓝玉案被诛;

48.会宁侯张温,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受蓝玉案被诛;

49.定远侯王弼,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受蓝玉案被诛;

50.普定侯陈恒,洪武十七年(1384年)封,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受蓝玉案被诛;

51.鹤庆候张翼,洪武十七年(1384年)封,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受蓝玉案被诛;

52.舳舻侯朱寿,洪武二十年(1387年)封,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受蓝玉案被诛;

53.全宁侯孙恪,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封,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受蓝玉案被诛;

54.徽先伯桑敬,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封,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受蓝玉案被诛;

55.颍国公傅友德,洪武三年(1370年)封颍川侯 ,洪武十七年(1384年)封颍国公,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受猜忌,坐事赐死;

56.永平侯谢成,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受蓝玉案被诛;

57.宋国公冯胜,洪武三年(1370年)封,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无罪被赐死,71岁左右;

58.崇山侯李新,洪武十五年(1382年)封,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因罪被诛;

59.信国公汤和,洪武三年(1370年)封中山侯,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信国公,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因病去世,69岁;

60..凤翔侯张龙,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洪武三十年(1397年)死;(二代侯爵永乐三年因罪失爵)

61..永定侯张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封,世袭指挥使,后世记载不详;

62.越巂侯俞渊,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封,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受蓝玉案爵除。建文二年(1400年)召还,战死白沟河;

63.长兴侯耿炳文,洪武三年(1370年)封,永乐元年(1403)自杀,69岁;

64.武定侯郭英,洪武十七年(1384年)封,永乐元年(1403年)善终,68岁。

以上看来,六十四位功臣中,除少数几个正常死亡和战死外,绝大部分功臣因罪被诛,当然,相应爵位也一并去除,这意味着靠着老爹的功劳承袭爵位、封侯拜将的日子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整个洪武年间,能活到六十岁以上、善终而死的恐怕也就剩下信国公汤和、航海侯张赫、东川侯胡海和武定侯郭英了(刘基疑为胡惟庸毒害死)。

而越巂侯俞渊、长兴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还在建文年间参加了对抗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不过都被打败了(其中俞渊战死),也难怪,像这样的人朱元璋才会放心地让他们活到最后。

明朝第一功臣徐达为何能功成身退?

明朝第一功臣徐达出将入相,位列开国“六王”之首,是五位丞相中唯一能够得以善终的人,也是功臣集团中为数不多能够善终的人,洪武十七年徐达留守北平时得了背疽,第二年病情加重而死,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

▲徐达

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自为他写了神道碑文,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十七年甲子,太阴数犯上将,朕恶之,召罢北镇,劳劳于家。是年腊月二十有一日,染疾,朕恐之,星驰四召名医咸至,终疾弗瘳,明年乙丑二月二十七日乙末薨。

这里说到朱元璋看天象知道将星有难,感觉徐达要糟糕,于是叫他回家,还派了名医给徐达看病,可惜还是医治无效,在第二年病死,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赐徐达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

民间广为流传的徐达犯背疽,朱元璋故意赐烧鹅给他使得徐达病发身亡的说法,《龙兴慈记》:徐达病疽,帝赐以蒸鹅,疽最忌鹅,达流涕食之,遂卒。这个是野史,可信度相当的低,烧鹅这种东西容易加重湿热症,但并不能确定烧鹅不利于背疽患者,也没有得了背疽的人吃烧鹅会死的说法,不过朱元璋杀贪官杀功臣,杀的人太多,很可能后人对他不满,就编纂了这个故事,加上明朝印刷业发达,这故事就广为流传了。

徐达能够得以善终,其实跟汤和是差不多的,徐达也是濠州钟离人,和朱元璋是从小长大的好朋友,不过汤和是朱元璋的领路人,徐达是朱元璋回乡招兵时才加入的,只是徐达加入朱元璋队伍后,很快就被朱元璋发现他的才能,于是委以重任,代替朱元璋征战四方。

朱元璋在郭子兴手下时,徐达跟汤和一样,“奉约束甚谨”,帮朱元璋树立威信,朱元璋离开郭子兴自立门户时,徐达义无反顾的跟随朱元璋,成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徐达对朱元璋忠心耿耿,在郭子兴与另一首领孙德崖发生冲突攻打和州时,孙德崖被郭子兴抓了,而朱元璋却落到孙德崖部众手里,徐达提出用自己交换朱元璋,用自己的性命换朱元璋的性命,直到郭子兴释放孙德崖后,他才被放出来。

朱元璋的大敌主要是北元、陈友谅和张士诚,在跟这三方作战时,徐达和常遇春皆身先士卒,立下许多功劳,徐达善于在战争中锻炼自己军事才干,小时候没机会读书,在带兵出征时“常延礼儒士,说古兵法”,归朝后又经常“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论终日。”徐达在战争的历练和刻苦学习下终成一代名将,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之功。

不过徐达虽然功高却不震主,严于律己,不贪女色,不图货利,平时在南京住的房子也不大,朱元璋几次说要给他换房子,徐达都推辞了,朱元璋还跟徐达结成亲家,明朝建立后,徐达被朱元璋授太傅、中书右丞相,后封魏国公,面对朱元璋的恩宠,徐达并没有飘,而是依然保持人臣之道,从不居功自傲,在朱元璋面前恭敬谨慎,象不敢讲话一样。

徐达不仅仅保持谨小慎微的人臣之道,每次“功成而还,拜上印绶,待命于家,略无几微矜伐之色”,还和同乡保持距离,不和他们拉帮结派,胡惟庸想要结好徐达,徐达根本不加理睬,胡惟庸想贿赂徐达阍者福寿来结好徐达,福寿向徐达汇报后,徐达便不时提醒朱元璋,说胡惟庸这人不适合当丞相,后来胡惟庸案发,朱元璋想起徐达的话,越发敬重徐达。

徐达能够善终,最主要是他的头脑始终保持清醒,再好的朋友有了君臣名分就应该尊卑有别,在政治上忠诚不二,在经济上不贪不占,生活上十分检点,没有任何把柄给朱元璋抓,更何况对朱元璋还有救命之恩,朱元璋称赞“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在徐达死后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赞扬他“忠志无疵,昭明乎日月”,历史上能够象徐达这样功高而不居功自傲的人很少,象唐朝的郭子仪也是如此,才能避免功高震主、“狡兔死走狗亨”的厄运!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