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的大秦丞相甘罗最后结局如何(大秦丞相甘罗结局)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330更新:2022-08-12 22:08:45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历史上可能没有比小小的甘罗出名更早的人了,年仅12岁就位列秦国丞相的的高位,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甘罗后来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像甘罗这样的年纪轻轻就能位列高位,这一切也只能发生在秦国,除了秦国当时没有第二个国家有这样的土壤。

战国时代各个国家都在变法,所谓的变法就是改变原有的体制,因为旧体制已经严重的效率不足,不适应战国时代那种激烈的国际竞争。

所谓的旧体制,就是贵族把持的政治,他们世代占据高位,能力又不怎么样,变法就是要改革这些制度,启用有能力的人,这样必然会触动旧贵族的利益。

而战国里变法最成功的是秦国,尽管商鞅最后还是死了,但是他的变法事业却被继承了下来,因为秦国大部分人都能从变法中获得好处。

秦国的法律总结出来就一条原则,你有功就可以升官加爵,有多大的功加多大的爵,不看你的出身不看你的国籍,当时秦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才为秦国服务。

打破原有的身份体制,完全按照军功的大小给你加爵,也正是在这样的体制之下,才可能出现甘罗这样的人。

甘罗是秦国左丞相甘茂的孙子,有了大环境,你跟对人也是很关键的,甘罗自幼就很聪明,这样聪明伶俐的小孩,很小就进入了吕不韦的府邸做门客,这也正跟当时吕不韦大肆招揽人才有关。

不过公平都是相对的,能这么小进入吕不韦的视野,要说完全没有祖上的推荐和影响,那可能连鲁豫都不信。

甘茂死的时候,甘罗才十二岁,咋吕不韦那里的职务是少庶子,甘罗的高光时刻是他劝说张唐赴燕国为丞相,并且出使赵国,迫使赵国割让了十几座城池,因此立了大功。

甘罗是个非常善于说话的人,他正是凭借着出色的口才完成了小小年纪就立大功的伟业,当时的国际局势很复杂,秦国想联合燕国攻打赵国,于是想让张唐去秦国做宰相。

但张唐这个人害怕不想去,于是甘罗自告奋勇去劝说他,甘罗说话很直接,所谓对不同的人,说话方式都不一样,对张唐这样的人,直接挑明厉害关系。

甘罗上来就跟张唐说,你跟白起相比,谁的功劳能力更大呀,白起那是战神,张唐当然说能力不如他,甘罗接着说,白起因为不停丞相范睢的话,结果被杀,如今吕不韦丞相权力远超范睢,你觉得你的下场会如何呢。

张唐听了这话,赶紧去了燕国,说话赶紧利落,直逼要害,张唐一走,甘罗就远赴赵国,他要完成另一项谋略,那就是支持赵国打燕国,这就是战国时代尔虞我诈的表现,秦国的目的很明确,你们相互之间打的越凶,对我越好。

甘罗对赵悼襄王说的话很有逻辑,层层下套,甘罗说最近燕国和秦国关系很好呀,太子丹在秦国做认知,张唐也去了秦国做宰相,他们两个两个联合起来,要攻打你们赵国呀。

说的句句都是事实,紧接着甘罗给赵王出了主意,不如你送五座城市给秦国,我回去让大王把太子丹送回燕国,秦燕断交,秦国支持你打燕国,打下的城池分我一点就可以。

结果赵国居然同意了,先是送了五座城,接着赵国又攻打燕国得了30座城池,送给秦国11座,这样秦国不费任何的力气,就得到了16座城池,甘罗的功劳不可为不大。

甘罗也因为此次功劳,被封为上卿(相当于丞相),封赏田地、房宅,但可惜的是甘罗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从此消失于史书中。

在电视剧《大秦赋》中甘罗是被吕不韦杀了,个人觉得这样的猜测是很合理的,按理说甘罗这样级别的人物,年纪又小,在日后的秦灭六国的战役中,应该会有出色的表现,但史书上却一字未提,很可能是因为什么是突然消失了。

吕不韦后来也被清算,手底下的人也被秦始皇打压,甘露作为吕不韦的人,死在打压吕不韦事件中也是有可能的。

小天才也许常有,当时能让天才尽情发挥的空间却不常有,甘露是幸运的,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巨大的成就,放在别的国家可能也就是个聪明的小屁孩,什么也做不了。

十二岁为大秦丞相的甘罗最后结局如何?

甘罗,秦国的“官三代”,他祖父甘茂是个人才,只可惜晚年被政治内斗争得逃离出国,而秦王政在位时,重用尚且“年少”的甘罗,最高拜为上卿,这既是对甘茂的弥补,也是对甘罗的认可。

先秦以前,少年天才是不多的,但只要出一个,那必然是惊世骇俗的。

甘罗家世很好,祖父甘茂乃是秦武王嬴荡的强力大将,秦武王上位时虽然还算年轻,可内心的野望却不小,一直想要到周天子所在的都城“阅兵”。

想要做到这件事,秦武王必须攻打韩国,并且拿下三川之地,而朝中的绝大部分卿大夫都持反对意见,只有甘茂说有可行性,最终徐徐图之,让秦武王成功在周天子面前阅兵,虽然秦武王在这场阅兵的重头戏中,把自己砸死了(秦武王举鼎致亡事件)。

在秦武王死后,秦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斗争,芈八子带着自己的儿子秦昭襄王上台执政,而此时甘茂这种属于“老臣”级别的人物,自然就会受到排挤,不久之后,秦国公孙奭屡进谗言,想要谋害甘茂,甘茂就被吓得逃走了。

逃走之后的甘茂先去了齐国,被齐国热情招待,因为人家甘茂真材实料摆在这里,对于人才,谁不喜欢?

得知齐国用力招揽甘茂,秦昭襄王也后悔了,想办法把甘茂拉拢回来,提出让甘茂当秦国“上卿”,而对于秦国的这一招,齐国也很简单化解了,他们也给予齐国的上卿之位给甘茂,一个是曾经让他身处困境的秦国,一个是对他有收留之恩的齐国,同等条件下,选谁自然不用说。

这个时候,甘茂反而成为了“香饽饽”了,或许是秦国统治者自知理亏,对甘茂卸磨杀驴,因此将甘茂还在秦国的亲人厚待万分,只可惜感冒到最后去世,都没有再回到秦国。

而这也是为什么甘茂出逃了,他的孙子甘罗在秦国却没有受到残害,甚至后来还一路高升的原因。

甘罗出道:吕不韦门下,一小童是也。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後,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既然是承受了秦昭襄王对甘茂一家子弥补的“恩惠”,甘罗自小学习的文化自然也是不会差的,甘茂以前是跟着史举一同学习的,类似于鬼谷子的“百家之术”,甘茂也精通,所以甘茂能外交,能内政,更能披甲上马,是个全能人才。

当时的秦国很信仰“纵横家”的“远交近攻”,说具体一些,那就是很喜欢与各国之间进行外交来往,以谋求共同利益。

但利益却不是永恒的,在这套逻辑下,秦国今天可以做盟友,也许第二天就会决裂了,而秦国也是善用这套规则,多次使出“离间计”,令敌人自废武功,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捧杀”赵括,造成赵国“长平之战”的悲剧。

作为少年,自然是什么最强学什么,甘罗年幼,或许仅是手有“缚鸡之力”,打仗不靠谱,那么动脑子,动嘴皮子做“纵横家”,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而甘罗一出道,就是在吕不韦的门下当一个门客。

要知道,甘罗当门客的时候,大概是十岁左右,对于吕不韦来说,他们下什么人才没有?何必要纳入一个甘罗?

最能解释的就是,这就是秦国高层为了弥补当年对甘茂造成的伤害,特意优待他的后人。

但不管怎么说,只有有机会,就能出头,人生在世,不怕没能耐,最怕没机会。

而甘罗深谙这个道理,在十二岁的时候,他就尽力地表现自己的潜力,当时正好有一件事把吕不韦给难倒了,那就是张唐因为怕死,不愿意出使燕国,这正好把吕不韦的计划给卡住了。

说服张唐,一使成名。

吕不韦对攻打赵国的计划谋划很久了,也做了很多的努力,而安排张唐入燕为相,这是吕不韦借力燕国最关键的一步,可张唐因为去燕国要途径赵国,他曾经因为讨伐赵国,得罪赵国人太狠了,唯恐人还没到燕国,半路就被赵国人打死了。

事实上,赵国的确对张唐恨之入骨,都直接给出了天价的悬赏,不是给钱,也不是送官,而是实打实地“分封”赵国方圆百里的土地,听到这个悬赏,若不是秦国人自己不能乱来,估计都动手逮捕张唐去领赏了。

所以这是个两难的局面,吕不韦也不敢逼迫张唐,当时的政治环境,你敢对任何一个政治家用强势的态度,他立马就能到敌对阵营反过来打你,这可不是开玩笑,此乃春秋战国的常事。

面对这种情况,甘罗自告奋勇了,他告诉吕不韦,自己有办法说服张唐,吕不韦却以甘罗“黄口”的理由推脱了。

被不尊重的甘罗立马怒了,他告诉吕不韦自己虽然年少,但是却有成人之心,还举了孔子和其“七岁”老师项橐(tuo)的道理。

“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一看到甘罗说得斩钉截铁,吕不韦倒觉得有意思了,反正让他试试不会少块肉,于是他就让甘罗去试着说服张唐。

其实甘罗的办法,也没有什么很特殊之处,而吕不韦屡说不成,甘罗却还敢自告奋勇的根本原因就是:

甘罗准备“狐假虎威”。

他找到张唐,询问张唐内心的顾忌,张唐也很坦诚,就是怕赵国人记恨,顺便把他两下给杀了,而一般人若想安抚张唐,最好的办法肯定是给张唐作保证,然后和张唐发誓生命安全绝对无虞云云。

可甘罗却不是,他直接拿出了白起和范雎的例子。

当年白起已经是大秦的战神了,长平之战、伊阙之战把强国杀得人头滚滚,可即便是如此的功绩,白起依旧被范雎针对了,而且后来范雎处于嫉妒白起,用计谋逼得白起自尽。

张唐虽有功绩,却比不上白起,范雎虽权势大,却比不过摄政的吕不韦,因此,如今张唐百般拒绝吕不韦,可一旦吕不韦恼羞成怒,失去了耐心,那么张唐就会被吕不韦下令清除,这是可以预测的。

一听到甘罗反其道而行之的劝说,张唐一愣,以前劝人也没有这样劝的,甘罗一上来就直接“威胁”了,这少年小小,看起来却是挺狠。

不过甘罗深谙红白脸的道理,在降低了张唐的心理预期后,甘罗又开始说出自己愿意给张唐的好处,那就是他甘罗会陪同张唐一起前去赵国,关于赵国方面对张唐的一切不利,甘罗表示会一并挡下。

张唐一听,只能苦笑,他对甘罗表示,那么我就听你这位“孺子”的劝说,去燕国当丞相吧。

天生的外交家:三寸不烂舌,“空手套白狼”。

得知张唐愿意去燕国的消息后,吕不韦满心欢喜,他也难以置信,少年甘罗竟然真的有这等能耐,于是做做样子,禀告当时权力被架空的始皇帝,说当年甘茂的孙子甘罗说服了张唐,并且一同前往赵国。

事实上,甘罗出使赵国的时间,要比张唐早。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因为张唐怕的事情,甘罗也怕。

赵国人对张唐的仇恨,更多就是仅对张唐本人的,而非整个秦国,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吊诡,很有可能是秦国强大到赵国人已经要逃避这个现实了,所以赵国人没办法,只能抓着张唐出气。

如果是甘罗和张唐一同到赵国,那么甘罗可能会受无妄之灾,但甘罗如果可以先说服赵国,暂时让他们不要动张唐,如此一来,他先一个人前往赵国也不是什么很危险的事情。

果不其然,受到了甘罗要来赵国的消息,赵国给出了最高的接待礼仪:赵悼襄王亲自出来迎接甘罗。

会面不久,甘罗直接开门见山,他发挥了纵横家出色的本质:晓以利害,分割利益。

首先,甘罗对张唐到燕为相的事情做了解释,这其实是赵国最关心的问题,因为燕国的丞相由秦国派人来做,那等于是两国联合,赵国就危在旦夕,而甘罗也的确把这个话说出来了,我们秦国确实是想和燕国联手,一同攻打赵国。

赵悼襄王一听脸色大变。

甘罗随后又说,这件事情,并不是没有转机,那就是赵悼襄王先拿出几座城池来,让甘罗回去复命,让秦国先把矛头对准燕国,给予赵国攻打燕国的机会,如此一来,赵国可以把献给秦国的城池连本带利拿回来。

这个计划把赵悼襄王说得连连拍手,于是便应允了甘罗。

为了计划进行,赵国人自然也不会再阻挠张唐去燕,不仅如此,赵国人还献上了几座城池,在外人看来,赵国这典型就是被忽悠得连大仇都忘了,自己还往里面倒贴。

所以说为什么纵横家可怕,譬如甘罗,这前前后后都没有亮出什么强硬的武力手段,仅是借助“势”来震慑多方,最终空手套白狼。

回到秦国后,始皇帝立即召见了甘罗,对甘罗惊为天人,毕竟年纪那么小就把政治玩得这么明白,对人心洞若观火,实属难得,因此始皇帝将甘罗拜为上卿,让他继承甘茂曾经在秦国的所有土地和财富。

消失的天才:或是天妒英才。

按照甘罗的年纪与其心智,甘罗未来必成大器。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经历了劝说张唐和出使赵国的事件之后,被拜为上卿的甘罗却没有了动静,从此,历史对他就没有了记载,不管是秦国立为帝国之前,还是立为帝国之后。

甘罗的“消失”,首先被认为和秦始皇亲政之后,铲除吕不韦之变故有关。

即便甘罗在出使赵国后归来被拜为上卿,但当时秦国的实际掌控者,却是吕不韦,这里面有几分秦始皇的意思,有几分吕不韦的意思,是让人难以判断的,但甘罗毕竟曾经是吕不韦的门客,这一点,肯定会令秦始皇忌惮。

所以出于常理的推断,甘罗极有可能在吕不韦被驱逐出秦国,并且被赐毒酒除掉后,他本人也被打压了,虽然秦始皇不至于也把甘罗除掉,但重用已经是不可能了。

不过,后世根据“考古”发现另一个事情,则是直指甘罗或许在拜为上卿后不久,便去世了。

这个考古发现便是“甘罗墓”。

甘罗的墓位于安徽颍上境内,具体是什么年代第一次被人发现,已经不可靠了,其中甘罗墓又被破坏过几次,一直到了明朝才有人给甘罗重修墓。

一般来说,先祖的墓往往都是有后人祭拜的,但凡是有后人传世,就算再落魄,多多少少都会有个渊源可循,特别是甘罗这种身份和地位,更是不会轻易断绝。

可事实上,甘罗没有留下任何后人的痕迹,这就意味着,甘罗在战国后期那种十五六岁就能娶妻生子的年代,却没有留下孩子,最大的可能就是,甘罗自己本身就没有活到可以生育的年纪,这与秦朝建立之后,关于他的历史一片空白,有着很好的呼应效果。

而除了安徽颍上外,在河南的鄢陵,还有一条以甘罗为名的“甘罗村”。

之所以会叫甘罗村,据说是因为在秦朝时,这条村子的河流里忽然漂来一副棺椁,而村民们拦下了这幅棺椁后发现,这里面的所沉睡的人,乃是当年著名的秦国上卿甘罗,于是他们安葬了甘罗,并建立了甘罗庙。

“甘罗村”的故事其实是有些让人难以置信的,因为甘罗漂到这个地方的概率和难度都太高了,但凡事都不可能空穴来风,更何况甘罗村乃是在信息传播缓慢、渠道匮乏的秦代,因此甘罗死后没有人给其祭祀,导致他不能“落叶归根”,这个事情倒可能是真的。

结语:

与其称呼甘罗为天才,更不如说甘罗是很典型的,在古代那种社会阶级差距极大的“幸运者”。

因为甘罗的出身、待遇注定了他的见识,注定了他看问题本身就有一个高度,这是其他同年纪的孩童不可比拟的,无关头脑的聪明好坏,主要是文化氛围和底层逻辑决定的。

不过即便是甘罗,他也还需要成长的,甘罗的底子是不错的,但他十二岁时就被拜为上卿,他的年龄和阅历必然还是不够的,所以这个身份,既是鼓励,也是一种过渡,对于始皇帝来说,用一个老臣都总好过用甘罗,而上卿之位,权当让甘罗“卖命”的荣誉资本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