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马文才的结局(梁山伯与祝英台马文才的下场)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5更新:2022-08-12 23:27:31

丫丫诉情感 2021-07-08

剪不断理还乱,这世间痴情男儿、恨嫁女多不胜数,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经典的例子。

三年的同窗,一同切磋学问,相互照顾扶持;风嫠展书读,挑灯写文章;点点滴滴的往事都化作刻骨的相思,一点相思,万种柔情,从记忆的深处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

怪只怪梁山伯太不解风情,怪只怪祝英台没有把自己对梁山伯的情意,适时地告诉父母,女大当嫁的情况下,答应了门当户对的马家求婚。既然有了婚约,而且当时又是士族之风盛行,重门第,讲阀阅。祝、马两家都是由北方迁来的体面人家,祝家是不可能因怜悯小女儿的情意而丢掉脸面的。

婚约!婚约是不能废的,怎么办呢?痴情的女子用上了"拖延战术",希望借时间来改变一切。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祝英台已经是年近二十岁的人了,过去十四岁出嫁的闺女多的是,十七八岁更是公认的适婚年龄,虽然马家一再催促,父母也心急如焚,祝英台就是不肯点头答应.甚至不惜以死相胁,终于得到双方家庭的允许,婚事等到祝英台过了二十岁生日再说,结果换来的是生死的离别。

祝英台梁山伯番外 梁山伯:英台,你我此生定能相守一辈子,不是生生世世。

祝英台:会的,山伯,我们一定会的 深情款款的对望...........

“那个,我说,大哥大姐,考虑一下我们单身狗的感受好吗?在这卿卿我我的,旁边还有未成年呢?”马文才打断说。

祝英台和梁山伯:...................................

梁山伯:未成年在哪里?

马文才:诺,这个啊,我养的狗才三个月大,可不是未成年吗!

众人:!!!!它懂个锤子!!!

英台,要是你改变主意了,我随时可以娶你。

梁山伯:好了,你该走了,天色太晚,我就不留你下来吃饭了!

马文才:急什么,才几点! 梁山伯:这没有多余的碗,你快滚!

马文才:我自己带了,不用你家的! 梁山伯:没有煮你的份,快滚! 说着,就把人丢出门外。

马文才:!!!!!梁山伯你个龟孙子!

如果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编写成大团圆的结局,还会是经典吗?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它与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整个故事都围绕两人之间的爱情,讲述了由于当时的封建家庭阻碍,使得这对相爱的男女最后双双殉情,化蝶双飞。

如果把这个故事改成大团圆的结局,我觉得不会成为经典,主要原因若该故事是大团圆,当时的社会绝不会让这个故事广泛传播,家喻户晓。

团圆结局会拉低权贵人家的地位

祝英台生活在东晋,她是官员的女儿,而梁山伯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想考取功名为官,毫无家族背景。

东晋虽然对女性的要求比较宽松,培养了祝英台敢于追求和反抗的精神,允许她冒充男子进入书院读书,但婚姻之事,在古代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家族的事情,祝英台的父亲本来就是一名官员,所以祝英台也注定是父亲用来提高家族地位的牺牲品。

一旦梁祝真的结为夫妻,那必定会损害祝家的地位,祝英台的父亲绝对不允许。

这个故事中,祝英台的父亲选择了马文才,这位郡太守的三公子,对祝家将来在朝中的生存,有着巨大的利益关系,可谓门当户对。

祝家若真的选了梁山伯为婿,这对官员来说脸上无光,更别说让这故事得到流传。

团圆结局会破坏封建礼教

在古代,封建礼教一直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思想主张“克己复礼”,“以礼节情”,所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尽管与封建家族做了抗争,但终究无果,两人也不可能与家族斗得鱼死网破,老死不相往来,这违背当时的孝亲礼节,更破坏了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教化。

若梁祝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团圆的,这必然会破坏了封建礼教,所以,当时的社会风气也绝对不会允许对礼教的践踏。

只有两人不在一起,才能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允许在民间流传,以警醒世人,在封建社会中,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两个人是不会在一起,也不会真正获得幸福。

悲剧性的结局更意味深长

刚开始成型的梁祝故事里,并没有说两人双双殉情,化蝶而飞的剧情,直到宋朝以后,社会文化渐渐地开明,才又写道:

“祝英台在成亲那天,穿着喜服到梁山伯的坟前,撞死在墓碑上,化成蝴蝶,飞走了。”

这样一个悲剧性的结局,直到宋朝后才广为传颂,其实也是因为意蕴在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故事,也得到了“圆满”,体现了男女婚姻在当时社会得到了一定的宽容。

宋元明清时,梁祝故事的变化,也体现了民间开始认可这种爱情,集体对抗封建礼教,崇尚男女自由恋爱的愿望。

与此类似,破除封建礼教的阻碍,获得真爱的故事,在元代话本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着深刻的体现,《西厢记》中张生是家境贫寒的礼部尚书之子,在一次赴京赶考的过程中遇见了崔相国的女儿崔莺莺,崔莺莺已经被许配给一个官职更高的官宦人家,可却与穷小子张生产生了爱情,两人携手用爱来破除封建礼制的束缚,终于在张生中了科举之后,两人在一起。

故事虽然也展示了大团圆的结局,但终究是以科举的方式获得爱情,反映文明开化的同时,也强调了仕途重要。

所以,《梁山伯与祝英台》若是团圆的大结局,它不但会拉低权贵人家的地位,也会破坏封建礼制的管理,必定不会得到社会的广泛传播。

作者:蔡小记

最新资讯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内容自动采集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

留言反馈   Baidu   神马   Sogou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4· 八戒影院